4月6日,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创业学院一楼的“来练运动微健身”将开业。这间面积45平方米、有6件健身器械的微健身房,是该校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专业5名学生的创业第一步,他们的公司已于今年2月申领了营业执照。这个新开办的专业共有24名学生,他们组建了5个团队,开了5家公司。
全班学生成公司高管
20岁的王江是法定代表人,19岁的万建峰、陈冰倩、廖宜萍、杜娜分别是场地运营、财务总监、平台运营、技术总监……“来练运动”的创始人们很年轻。
虽然年纪小,做起生意来却颇像样:为开业造势,他们发起了仰卧起坐挑战活动,只要做到20个以上,就可以在办卡时凭个数抵卡费。“我们这儿便宜,26次卡卖199元,现在最高挑战记录是85个,那个男生只花了114元就办到了卡。”想出这个点子的廖宜萍说。陈冰倩更关注礼品够不够,开业日有没有额外花销,她笑着说:“我最抠了,谁让我管钱呢!就为买这4样礼品,我问了100家网店,为压一两毛钱跟人家死磨。”万建峰则琢磨着,试营业期间预售的12张次卡、年卡中就有两个是体育队的,他要到学校体育学院、运动场去有针对性地营销一波……
去年入学武软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专业时,学生们从老师那里得知,半年后他们就要组建团队、开出自己的公司,当时大家都觉得不可能。很快,他们学了《团队组建》《创业机会识别》《创业项目选择》《市场调研》《行业分析》《公司创建》《中小企业财税管理》等,在老师的指导下,历经多次小组讨论、市场调研,各组在半年内确定了创业方向——既有王江组这样的重资产型的“微健身房”项目,也有代售蕲艾贴、做服装电商的轻资产型的吴童组、袁清组等。目前,各组都申请到了营业执照,也都开了张。
学校支持避免“大亏”
创业难,学生创业更难。极目新闻记者了解到,对这5家新成立的公司,学校和学院无偿提供了办公室、经营场所、启动资金等,每名学生也投了运营资金。
王江介绍,上学期,学校给5个创业小组各提供了5000元的启动资金,今年,他们小组每人至少在健身设备等上投资了1800元。“我们启动这个微健身房没花太多钱,主要是因为我们全票通过了学院答辩,免费拿下了院里的这间临街房,房租、装修费、水电费都是0。但我们经营中会把这些成本加上,尽量模拟真实情况。”万建峰说,用学校的钱和用自己的钱,投入感完全不一样,现在,大家做事特别用心,装修自己设计,健身器材自己装。
吴童说,他们组同学的投资都在1500元左右,拿出打工存款、压岁钱、生活费差不多够了。“老师在启发我们去寻找社会需求的同时,也反复提醒,不要做高风险高投入的项目,我们组半年换了三四次主题,最后定为代理并根据市场需求参与研发特色产品,也有这个原因。”该组成员胡杨说。
多位家长介绍,确实有点不放心孩子这么小就办公司,但学校提供了技术指导、资金支持,孩子自己也想干,他们当然支持。“专业是儿子自己选的,上了半年学后,我发现他有很大的变化,懂事了,学习有了明确目标,很努力,假期就去打工赚创业资金。我们很欣慰。“万建峰的父亲说。
武软创业学院院长高泽金说,很多人都有疑问,鼓励学生创业虽好,但学生亏损了怎么办。“指导老师很注意把控风险,学生创业会量力而行,对足够好的项目,学校会协助引入社会资源。”他说,绝大多数学生的创业项目会失败,这批学生毕业时的去向总体上仍是就业。但在创业开公司的真实场景中,学生们能体验到“全人教育”,不仅具备雇主思维,也能学到多种技能,如深入了解某个行业、学习专业技能、懂财务、会营销、会写商业计划书、能与投资人和关联企业等打交道……这些能力,将是学生未来发展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