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联想,把自行车改装成健身器材“斗牛车”,方便调节骑行难度;改进结构,传统立体车库结合九宫格游戏创意,车库空间利用率大大提高;瞄准痛点,可变结构运输车解决了快递长途运输中挤压损坏率高的问题……武汉轻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孙亮波,带着学生将这些创意一个个从构思变成现实。这些年,他培养学生参赛超过600人次,申请并获得发明专利10余项。
如何保持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学科竞赛带给学生怎样的成长?1月中旬,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采访了孙亮波。“创新就是解决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永远都在寻找‘最优解’。”作为教育部首批创新创业导师,孙亮波认为,观察、思考、创新改进要变成创新人才的一种生活习惯。
早在2009年,孙亮波第一次辅导学生设计制作了一款“变形金刚”,作为担架、推车、轮椅使用,可满足紧急救援、家庭护理的需求,荣获第四届全国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国赛二等奖、作品获得发明专利授权。此后,在学科竞赛和创新项目中,他带着学生频频“出征”。
构思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团队学生常常遭遇“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窘境,不少方案看似可行,推敲论证的过程中又遇到问题,不得不另辟蹊径。为了筹备竞赛,学生寒暑假都是带着任务回家,开展网络会议及时跟踪讨论,大赛前一个月,团队成员几乎天天都泡在研究室。
作为指导老师,除了创新方案本身,最大的困难是找到愿意在创新上持续投入学习的学生。新生们羡慕学长学姐的优秀创新成果,面对可能遇到的困难,有畏难情绪的大有人在。针对这种“三分钟热度”问题,他特意制作《大学生该如何度过大学生活》报告,成为机械工程学院新生入学教育第一课,还广泛分享给其他高校师生。
“创新设计不仅要有创新思维,更要有实现构思的技术手段。”孙亮波一边激发学生对创新的兴趣,一边依托机械创新协会这个学生组织,安排团队师生给“后浪们”开展数控加工、产品建模等技术培训。通过思想动员、技能培训两条线并行推进创新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
学科竞赛并非科研成果,距离市场成果转化也有一段距离。孙亮波为何坚持不懈带着学生,对“发明创造”孜孜以求?
在武汉轻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的一楼大厅里,摆放着近十位优秀学子的宣传画册,如湖北省2017年“长江学子”张桥、2019年“长江学子”刘鑫月、2020年“长江学子”武金亮等创新奖获得者,他们都是孙亮波老师参赛团队中的成员。“相对于传统课堂,学科竞赛是一个非常有必要且有益的补充,被很多创新指导教师称为‘第二课堂’。”孙亮波说,学生们不囿于课堂知识,结合创新作品项目,多看多学多动手,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差异化教育和成才成长,做到真正学以致用,两个课堂相互促进,才能培养出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创新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