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回放

最近某服装品牌因旗下童装再现画风诡异图而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对此,市场监管部门迅速行动,现已责令该公司对相关问题童装509件做下架处理。

主持人语

阴艳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新闻学院)副院长

每个成年人都曾经是儿童,每个儿童背后都有一个家庭。面向儿童的所有产品关乎教育实现、关乎家庭幸福,甚至关乎国家未来。儿童之事无小事,儿童之事要重视。东北师范大学的三名学生就“问题童装”事件,从官方监管、企业责任、家庭把关三个层面予以深入讨论,视角独特,值得一读。

近日,某服装品牌旗下童装再次出现不恰当图案,被市场监管部门责令下架。恶俗不是艺术,童装企业必须明白,设计可以有个性,但不能丢了审美底线。

作为知名品牌,将邪恶、暴力、色情等有毒元素当作时尚,让不恰当的图案不止一次出现在童装上,显然不是偶然失误。儿童正处在价值观塑造的关键时期,好奇心强,喜欢观察和模仿。因此,童装的设计、审核更应该谨慎。毫无童趣可言的诡异设计会对儿童的认知和行为产生不良影响,必须予以重视。

引起广泛质疑的童装企业为何屡教不改?背后多是对社会效益的忽视。某些企业只顾“向钱看”,把劣质化妆品当作玩具,从未成年人身上“捞金”;有的给食品换上低俗包装,向未成年人无底线营销。这次的“问题童装”事件,企业打着艺术和时尚的幌子宣扬不利于儿童的价值观,究其原因是只顾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

事实上,童装企业应该成为健康审美观念的引导者,展现出应有的社会责任。此前,有童装企业将山水、祥云等中华传统元素巧妙融入服装设计,树立了新标杆。这样的童装兼具创意与美感,把优秀文化带进儿童的生活,能够真正赢得消费者的喜爱。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童装除了原有的实用价值之外,精神文化价值愈发受到重视。因此,童装企业有责任把好“第一道关”,加强内部审核,用匠心创造美,引导孩子们用清澈的双眼来发现美。

从根源上杜绝问题童装事件,企业的自律至关重要。童装企业必须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坚持“以儿童为本”的设计理念,引领积极向上的审美观。

《中国教育报》2022年06月07日第2版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