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边疆民族大学生使用国家通用语言的能力是当前民族教育的重要任务,探讨边疆民族大学生学习国家通用语言的方法,对于提升他们的认知、交往及学习能力,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积极意义。
国家通用语言赋能的内涵
国家通用语言赋能,是指通过国家通用语言能力的培养提升个体的认知能力、社交能力与表达能力,从而帮助个体挖掘潜能、提升自我效能感,促进个体目标的达成。国家通用语言赋能的逻辑主要基于国家通用语言的三大功能——描写功能、表达功能以及社会功能。
描写功能是指语言具有对客观世界进行陈述的功能,是个体进行理解和思考的开始。学习过程是对知识的输入—加工—输出过程,知识的输入阶段需要发挥语言的描写功能。由于母语依赖的存在,部分边疆民族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效率较低。国家通用语言赋能可以提高边疆民族大学生的认知能力,提高知识“输入”的效率,促进知识的吸收与内化。知识的“输出”阶段,则需要发挥语言的表达功能。表达功能是指语言有表达使用主体思想与情感的功能,我们把所学的知识内化后,输出带有个人色彩的想法与观点。边疆民族大学生的国家通用语言基础会对其自我效能感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影响边疆民族大学生的表达意愿。通过国家通用语言赋能可以帮助边疆民族大学生提高表达能力,减少课堂沉默现象的发生。社会功能是指语言有建立和维持社会关系的作用。国家通用语言赋能有助于帮助边疆民族大学生提高族际社交能力,并帮助编织紧密的社会网络,为边疆民族大学生提供积极的社会支持。
边疆民族大学生国家通用语言赋能的必要性
根据2020年11月到2021年1月在某民族高校内所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边疆民族大学生群体在学习生活中所遭遇的困难主要集中在英语能力、交往能力以及学业能力三个方面。因此本文从以上三个方面入手提出国家通用语言能力与边疆民族大学生英语能力、交往能力以及学业能力具有显著正相关性的假设。
国家通用语言赋能为英语能力提升搭建桥梁。在现实生活中,每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形式。较多使用本民族语言的边疆民族大学生进行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国家通用语言起到了桥梁和中介的作用。如果国家通用语言能力不足,就会出现语言转换中的混乱,影响到对英语学习内容的理解,容易出现英语能力较差的问题。
国家通用语言赋能为交往范围扩大提供契机。心理学的同类原则揭示,人会选择和自己有相同点的对象进行交往。相似性确保了群体凝聚,群体成员往往对与外群体成员交往时持消极态度。由于部分边疆民族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使用本民族语言,当这一群体进入以国家通用语言为主流的大环境中,首选交往对象就是本民族的同学、老乡会等组织为同族群体交往提供平台。同族朋友形成的内群体会限制边疆民族大学生的交往范围,削弱其交往能力。使用国家通用语言将有助于他们提升交往能力,扩大交往范围。
国家通用语言赋能为学业潜能挖掘提供手段。大学学习的内容多为专业知识,学术术语要求严谨,在理解与思考的过程中对国家通用语言能力有一定要求。“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语言相对论)认为,语言对于人的思维和行为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要想清楚明确地了解一个语言所指代的含义,就必须要掌握这种语言。当国家通用语言能力不足时,边疆民族大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理解难以准确到位。另外,其他民族的大学生由于国家通用语言能力强、理解速度较快,产生的同辈压力也会导致边疆民族大学生学习热情减退,陷入低效能感的困境中。
边疆民族大学生国家通用语言能力的提升路径
采用多民族混寝模式。研究发现,多数大学生在校园里最亲近、最密切的人就是舍友。拥有共同的生活空间让舍友群体的交往距离更近,更容易亲近。因此,采用多民族混寝模式,打乱宿舍成员的民族类别进行寝室分配,构建族际交往的生活场所,有利于大学生加强对不同民族文化的理解。理解是良好社会交往的前提,加强族际间的理解,减少民族偏见,提高民族信任,有利于促进各民族大学生间进行平等交往。
学界对于多民族混寝模式早有肯定。不少学者认为,在多民族混寝的宿舍中,与舍友进行长期的交往之后,寝室成员间的族际偏见减少,这种偏见的减少也会扩散到其他没有接触过的民族中。谷建杰、李凤兰等学者指出,多民族混寝模式有助于减少民族偏见,提高民族信任,帮助边疆民族大学生形成积极的文化适应,实现自身的发展。刘峰和佐斌指出,多民族混寝的环境给那些没有族际交往经验的大学生提供了积极的交往体验,这种体验有助于减少刻板印象,促进族际交往。多民族混寝模式有利于提升族际交流意愿,增加自然交际中的国家通用语言交流,从而促进边疆民族大学生国家通用语言的习得,提升国家通用语言能力。
发挥班级群体的凝聚作用。积极引导班级文化发展可以增强边疆民族大学生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增加其在自然状态下国家通用语言接触机会,提升国家通用语言能力。班建活动对于班级凝聚力具有积极作用,可通过班级内部的非竞争性活动与班级外部的竞争性活动两条路径来帮助提升班级凝聚力。开展班级内部的非竞争性活动的目的是加强班级成员的情感交流,通过开展班级同心圆、集体出游等方式,加深班级成员的相互理解,在班级内部形成开放包容的氛围,促进班级凝聚力的提升。开展班级外部的竞争性活动的目的是让班级成员以一个整体参加到竞争性活动中。所属群体与其他群体竞争会增加群体成员对群体的归属感,促进群体凝聚力的提升。当班级凝聚力提升时,班级成员的认同感、归属感增强,成员间亲密感增加,这有利于为边疆民族大学生构建积极的语言环境,有助于提高国家通用语言能力,改善学习技巧。
发挥学生组织的平台作用。来自不同地区、民族、专业的学生由于相似的爱好和目标加入学生组织,依靠这一平台进行社会交往,极大程度地促成了族际互动,为族际间相互了解提供了机会。同辈群体的趋同性使得边疆民族大学生在学生组织的活动中加深了与其他民族大学生的友谊,弥补了陌生环境产生的心理落差,增强了边疆民族大学生的归属感。在学生组织外部,由于学生组织在举办活动的过程中常常会涉及校内外资源的连接,边疆民族大学生通过学生组织这一平台可以与各种优秀人才接触。有利于引导边疆民族大学生采取积极的行动态度激发潜能,为奋斗目标的实现提供信念支撑。总之,发挥学生组织的平台作用,为边疆民族大学生提供情感支持与榜样引导,有利于促进文化适应,提升文化认同。
发挥社会调查的体验作用。对于部分边疆民族大学生来说,学校场域能提供的文化资源有限,陌生的文化环境使得文化认同较难形成。因此,参与社会调查成为边疆民族大学生体验文化的重要手段。边疆民族大学生通过社会调查深入到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在对日常生活的观察与体验中了解社会、文化和习俗,促进文化认同。
社会调查作为认识世界的重要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问题。首先,社会调查可以帮助边疆民族大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单纯的理论难以内化,对于现实世界的思考可以帮助边疆民族大学生将理论转变成自己的知识,从而加深理解与思考。其次,社会调查可以帮助边疆民族大学生将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结合起来。社会调查让大学生真正走到社会中,可以把在实践中所得到的直接经验与老师所传授的间接经验结合起来,促进自身知识体系的完善。在文化适应方面,深入到陌生的环境中,可以帮助边疆民族大学生更好地理解汉族文化。通过社会调查得出一些直接经验,与过去从家人、朋友以及大众传媒等渠道得来的间接经验相结合,帮助边疆民族大学生打破偏见,促进边疆民族大学生进行文化适应。再其次,社会调查可以帮助边疆民族大学生将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结合起来。民族语言与国家通用语言在语言形式和语法结构上是不同的,一些国家通用语言词汇在少数民族语言系统中难以找到合适的指代物。社会调查让边疆民族大学生走到现实社会中,将晦涩的专业知识转换成现实中的事物关系,用形象化的事物代替抽象的概念,用画面代替思辨,从而帮助边疆民族大学生更好地提升国家通用语言能力。
民族教育是一项长远的工程。通过语言习得帮助边疆民族大学生在使用中增加对于国家通用语言的理解和认同,不仅有利于边疆民族大学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更有利于加强不同民族大学生间的理解,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力。
作者陈云系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伦旭系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院硕士研究生(《中国民族教育》2022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