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三星堆遗址祭祀区新一轮考古发掘持续引发广泛关注,除了一大批造型精美的国之重器外,在多座祭祀坑发现的丝绸残留物也成为这次的重要发现,再次实证古代四川作为南方丝绸之路起点的包容与开放。四川师范大学推动传统文化研究的成果之一——汤洪新著《古代巴蜀与南亚的文化互动和融合》(2020年12月出版)中,正是从丝绸、蜀布等多个方面探讨了古代巴蜀与南亚的互动交往,作者的论点再次得到了考古材料的实证。

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8年,四川师范大学中华传统文化学院应时成立,学院整合学术资源,汇聚研究力量,立足本土,穷本溯源,着重开展了四川历史名人、巴蜀方言与民俗、南方丝绸之路等重点项目研究,于2020年入选全省第一批重点中华文化研究院。

3月28日,记者走进四川师范大学中华传统文化学院,探寻巴蜀文化研究文脉的积淀与传承。

探古蜀历史之源

求巴蜀文化特色之本

四川师范大学副校长、中华传统文化学院院长王川介绍,早在2001年,作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就已成立,几代学人立足巴蜀,充分挖掘巴蜀文化宝藏,在巴蜀哲学、历史、文学、方言、美学等领域形成独特研究体系。

中华传统文化学院成立后,在此基础上,开展实施蜀山学者建设工程、巴蜀文化阐发重点项目工程、四川历史文化名人唤醒工程等重点工程,延续巴蜀文化研究文脉的同时,不断探寻巴蜀文化之本、拓展巴蜀文化研究外延。

如今伴随着三星堆发掘的持续深入,各种古蜀时期的器物再见天日,神秘而独具特色的三星堆古蜀文明越发引起世人的兴趣。“从三星堆、金沙遗址出土文物来看,古蜀文明一直是开放包容的。古蜀文化的来源是多方面的,既有古代巴蜀的本地文化,也接受了其他外来文明的影响。除了受到中原、长江中游等文化的影响,古蜀文明与世界文明也有着广泛的联系。”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华传统文化学院教授段渝,多年来持续对古蜀文明进行研究,就古蜀文明来源问题进行了详细阐释。

2021年11月,段渝新作《发现三星堆》出版,对三星堆文化的丰富和开放进行了解读。

“三星堆文明雄踞西南,连续发展千年之久,这与它深深根植于博大而深厚的基础分不开,即它是立足于农业的长足发展、手工业的巨大进步、商业贸易关系的广泛建立、科学知识的积累创新,以及与其他古文化的密切联系和交流。”在书中,段渝从文明前夜、青铜器、古蜀王国的政治形态等方面阐述三星堆文明的内涵,对三星堆文明的农业、手工业、城市、交通、经济贸易等方面,以及三星堆文明与中原及其他地区文明乃至西亚古代文明等都进行了科学、详尽地描述,全面系统探讨了神秘的古蜀文明,探求古蜀历史之源。

段渝还总结了巴蜀文化的几大特征:一是社会特点方面,巴蜀文化伴随着不同历史阶段“五方杂处”的移民文化而不断传承又不断更新;二是学术传统方面,北宋理学家程颐有“易学在蜀”的说法;三是巴蜀文化往往表现出“水库”特征,不断向外输出高文化人才,又不断从外引进高文化人才;四是在巴蜀古往今来的精神生活当中,也存在闭塞、保守、贪图安逸、小富即安等消极思想和行为方式。

从学者的视野解读巴蜀文化的本质特色,引发学界更多的关注,对弘扬地方特色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南丝路为核心

拓展巴蜀文化研究外延

“许多人登峨眉山,少不了随身携带一支邛竹杖,以其为助力,也可以对抗一下峨眉的‘猴居士’,但大家是否知道,这一支细细的邛竹杖其实承载着巴蜀与南亚千年的中外交流……”四川师范大学中华传统文化学院教授、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古代巴蜀与南亚的文化互动和融合》作者汤洪从这个有趣的话题开始谈起。

据《史记》中的记载,张骞出使西域,却意外发现了来自巴蜀地区的蜀布与邛竹杖,得知早已存在一条从四川通往南亚及中亚地区的“蜀身毒道”的贸易通道,也是如今所称的南方丝绸之路。汤洪在新著中,也专门用一个篇章来讨论邛竹杖所蕴含的文化交流的丰富内涵。

“立足巴蜀,以南方丝绸之路为核心探讨中华文化与西南区域文明互动的研究,是年来我们聚焦的一大重点课题,也是学校着力打造的高端智库之一。”王川表示,几年来学校连续举办了与南方丝绸之路相关领域的学术研讨会,推出了《三星堆与南方丝绸之路》《南方丝绸之路丛书:历史越千年》《古代巴蜀与南亚的文化互动和融合》等专著,聚焦南丝路研究另一项重大项目《古代巴蜀与南方丝绸之路区域的政治互动》的研究专著,书稿正在校对之中,即将出版。

“目前,随着学术界的不断研究与探讨,南丝路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南丝路开辟的时间、线路、功用等大致得以确定,区域间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研究得到重视。”汤洪说,自己则开始尝试把南丝路研究置于古代欧亚文明的宏大背景下,以更宏阔的视角来探讨。

《古代巴蜀与南亚的文化互动和融合》使用了包括出土考古资料在内的大量文献资料,将古代巴蜀文明置于整个欧亚大陆板块文明体系之中,较为系统地研究了古代巴蜀与南亚的文明交流过往,出版后引发学界的不少关注。

在这本专著中,通过多年田野调查和案头工作,以考古文物与历史文献结合方式,梳理提炼了蜀蚕与丝绸、蜀布与邛竹杖的早期外贸、茉莉与茶的完美邂逅、巴蜀久远的井盐生产与南路外销、象牙与海贝的奇幻之旅、琥珀与南亚的时空交流以及李白的印度文化情结等12个篇章,深入探讨这些文化因素在古代巴蜀与南亚双方的生成与传播互动。汤洪表示,在进行相关研究时,希望不仅能客观真实地阐述巴蜀过去的历史,更期待能为擘画未来巴蜀乃至中国与外界沟通交流提供一些思路。

聚焦四川历史名人

追本溯源并挖掘时代价值

一代女皇武则天,其传奇经历至今产生着深远影响。从一名普通女子到一代女皇成长轨迹是什么样的?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文学作品中对于武则天的功过是非有着哪些评判?在武则天的家乡广元,还流传着哪些与其相关的民俗?广元千佛崖元代西夏人题记与武则天有何关联?

这些问题,在2021年四川师范大学中华传统文化学院等共同编纂出版的《武则天历史文化研究》第一、二辑中,都有着详实的学术探讨。据悉,这是目前国内不多见的专门研究武则天历史文化的系列学术论文集,从丰富的视角还原这位四川历史文化名人原貌,并探讨其当代价值。

2017年,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启动,先后推出两批共20位四川历史名人。四川师范大学中华传统文化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王勇介绍,在此背景下,四川师范大学提出穷本溯源,实施四川历史名人阐发工程,已先后成立“扬雄研究中心”“武则天研究中心”“张栻思想与蜀学研究中心”等几大历史名人研究中心,“李调元研究中心”正在创办之中。该工程除了从文化溯源的角度研究历史名人所代表和蕴藏的丰富文化内涵及精神品格,也充分挖掘历史名人的当代价值,探索让历史名人走进今天的现实生活。

武则天研究中心主任、教授董春林介绍,立足于目前已立项的4批次60个项目,围绕武则天研究中心所规划的5个研究领域,形成了5个研究团队:武则天文献整理团队、武则天与巴蜀文化研究团队、武则天治国理政思想与社会转型研究团队、武则天与女文化研究团队、武则天研究与四川经济文化建设研究团队,重点对与武则天相关的历史文化、文艺作品、资源开发等进行了研究。

在立项项目中可以看到,既有《中国民间文学中的武则天研究》《中国现代戏剧对武则天形象的重塑研究》等偏于理论类项目,也有《武则天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武则天饮食文化美食产品设计及研究》等偏于实践类项目。此外还通过校地合作,与广元皇泽寺博物馆携手探索文旅融合的落地实践,双方成为紧密协作的战略合作单位。

同样,扬雄研究中心成立后,也与扬雄故里——成都郫都区进行校地合作,通过共同开展学术研讨会等,对扬雄文学、语言学、哲学思想以及名人文化资源应用、名人文化普及推广实践等领域开展研究。

推广普及

让优秀文化走向中小学校园

2019年,四川师范大学中华传统文化学院联合成都七中嘉祥外国语学校等共同主办武则天研究高峰论坛,让武则天“走进”中学历史课堂,也吸引了许多中学生参与其中,为女皇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设计了导游词、美食、服饰妆容等,展现出蓬勃的传承生机。

王川表示,除了学术研究、人才培养、文化传承等,中华传统文化的公众化普及、推广,服务社会,也是中华传统文化学院的任务,尤其是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走进中小学校园,进行了多方面的积极探索。

为此,学院充分发挥课堂学科教育的优势,编写了一系列中小学校本课程教材,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课堂教学中。

大禹出生地在哪里?李冰有什么样的功绩?李白为什么被誉为“诗仙”?这些问题,在学院主编的《我的家在巴蜀》(初中版)、参与编写的《巴蜀历史文化名人》中小学读本中,都能找到生动明晰的答案。

此外,整合巴蜀历史文献、非遗民俗、民族音乐等优势资源,与省内多所中小学共建了经典诵读、川剧、年画、藏羌彝音乐等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指导中小学建设50门左右的巴蜀文化传承特色校本课程。

红色文化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川红色文化资源丰富,且知名度高。据四川师范大学中华传统文化学院党总支书记阳家全介绍,目前学院组建了红军长征在川康、四川革命文物等研究团队,重点为在搜集整理长征文献的基础上,形成红军长征在四川的学术研究著作,传播长征文化,讲好长征故事,传承弘扬长征精神,同时服务社会,推动长征文化资源的开发。在学院的支持下,学院邹敏副教授、朱晓舟副教授主编的《红军长征与四川史事研究》一书在2021年11月出版。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