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任朝霞)近日,上海举行“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党委专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书记沈炜围绕“推动教卫事业高质量发展 引领创造高品质生活”主题,介绍了10年来上海教卫事业改革发展有关情况。

沈炜表示,上海围绕办好人民满意、一流水平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争当全国教改探路者,推动教育事业迈上新台阶,已总体达成《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确定的教育事业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主要指标。

一是教育公平扎实保障。以大中小幼一体化促进学生五育融合,构建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实施面向人人的艺术普及教育和“小学体育兴趣化、初中体育多样化、高中体育专项化、大学体育个性化”体育课改,中小学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艺术素养不断提升,儿童少年近视率实现下降。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均接近100%,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比例接近50%。近90%学前幼儿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建设、设施设备配置、信息化建设、教师配置与收入、生均经费投入等标准全市统一。教育资源持续向城乡接合部等薄弱地区、郊区农村学校和薄弱初中等薄弱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等薄弱环节倾斜。

二是教育质量全面提升。连续参加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和教师教学国际调查(TALIS),展示了优质均衡的基础教育发展水平。15所高校、64个学科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本科在校生由35.9万人增至40.6万人,研究生在校生由12.7万人增至23.33万人,硕士生增加86.9%、博士生增加72.2%。重点产业人才供给能力明显提升。教书育人典型持续涌现,于漪、谢小双、王培坚、应彩云、封莉容、周美琴等老师获评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于漪老师获全国基础教育唯一的“人民教育家”国家称号,钟扬老师、吴蓉瑾老师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汪品先老师被中宣部授予“全国道德模范”称号。

三是服务贡献持续增强。高校牵头建设3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2个集成攻关大平台、4个国家前沿科学中心和46个国家级科研平台。上海高校获国家科技“三大奖”数占全市总数约70%,占全国高校获奖数约10%,年均获“国自然”资助项目近4000项。依托高校布局上海数学中心、李政道研究所等高水平科研基地,建设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免疫治疗创新研究院等重大创新平台,融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创新策源作用彰显。

四是综合改革迸发活力。相继承担教育综合改革、高考综合改革、“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等国家试点,探索形成的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高考“两依据一参考”、高校课程思政、高校分类评价等重大制度成果在全国推广。进入“十四五”,上海正以创建教育综合改革国家示范区为抓手,承担创建全国唯一的教育数字化转型试点区以及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整省试点、教育评价改革试点等重大任务,发挥教改试验田作用,在先行先试中率先发展。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