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家长的诉求,就是孩子在学校能获得足够的支持。”“注意,不是所有孩子、哪一类孩子,而是具体的‘我的孩子’。”在日前举行的北京十一学校第十三届教代会上,教师们热烈讨论在当前“双减”背景下,学校如何高质量发展,更好地发挥育人主阵地作用。

经过长达36天的讨论,目标逐渐清晰——作为一所有着多年育人模式改革探索经验的学校,在完成了学校物理空间、组织形态、管理方式及课程变革的基础上,有必要向“最后一公里”进发。于是,教代会一致通过,将《北京市十一学校行动纲要》中“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的表述修改为“创造适合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教育”。

“每一位”,对于学校教育来说意味着什么,又该如何实现?

从每个学生的学习链条去设计作业

“为什么有的学生每天认真完成作业,学习成绩却上不去?同一份作业对每个人都适用吗?”对这些教育细节的追问,促使北京十一学校早在“双减”政策出台的前两年,就成立了作业研究中心。

“长久以来,老师习惯于站在自己的角度凭经验布置作业。”作业研究中心负责人廖丽娜说,“但是我们学校近年来一直致力于从教到学的转变,围绕学生的学习链条去思考教育,这让我们逐渐意识到,设计作业没有那么简单,许多‘盲区’有待发现。”

去年夏天,几乎与国家的“双减”政策同步,作业研究中心向全校教师发出“英雄帖”,一共征集到50多个作业管理中遇到的问题,最终形成11项研究课题。

初一数学教研组在年级有效作业调研课题中,向学生发放了“数学学科作业痛点”问卷。学生作答的情况让教师暗暗吃惊——28%的学生认为做作业收获不大。整齐交上的作业背后,千差万别的学习状态浮出水面。有学生写道:“基础题已经会了还要反复练,遇到难题又不会。”还有学生提到作业类型单一、作业反馈方式少等问题。

基于调研结果,初一数学教研组优化了作业流程。作业设计不再是任课教师个人的事,而是每周一次由教研组全体教师共同研究。在进行作业设计时,教研组要充分结合学习目标和学情,预设弹性作业和分级分层作业,再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使用。任课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进行充分解读,提供完成作业的方法和指导。针对反映作业收获不大的学生,教研组根据每个人的特点重新梳理学习链条,例如增加面批面改或自学提高等环节。

实践、探究等综合性作业,对于十一学校的师生来说并不陌生,但是站在学生的视角重新审视,也有新的发现。

初一年级英语教师和丽霞通过反思意识到,有的学生为了完成观看英文电影并制作海报的作业,花费大量时间绘画、粘贴,虽然做出了漂亮的海报,也获得了教师的好评,但是语言锻炼却被“喧宾夺主”。和丽霞在自己的教研笔记中写道:“一份高质量的作业需要助力学习目标的达成,让学生花费的时间与作业价值匹配。”

初二年级语文教研组尝试将寒假作业分为课堂衔接、碰撞生活、角色体验、自主空间四大模块,每个模块分3个层级,共12项作业,学生可从中任选4项或以上完成,例如“以语文教师角色梳理一份知识清单”“了解家族祖辈的收藏品”“将《水浒传》原著改编为电影剧本”……每项作业后面都附有“评价量规”“完成时长建议”“作业呈现方式”及“完成路径指导或示例”。语文教师李素娟解释说:“学生语文能力和阅读兴趣关注点有差异是客观事实,分层式作业设计让每一类学生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作业,并在最近发展区获得个性化发展。”

廖丽娜告诉记者,经过近两年的探索,学校已经形成了教研组集体设计作业、每月一次“学术之夜”活动分享作业研究案例等惯例,也摸索出“分层作业”“长短作业结合”等方法。廖丽娜说:“我们努力的目标,就是让高质量作业撬动有意义的学习。”

让分数背后千差万别的学生走入视野

“同样是90分,学生存在的问题一样吗?提高的路径一样吗?”

十一学校学习诊断分析研究中心主任赵俊选取了另一种方式——利用考试评价观察学生的学习链条。在他看来,虽然中高考是选拔,但平时的测验是对学业的一种诊断。“除了分数高低和题目对错,学生的更多信息有没有被我们看到?能不能有针对性地为每个人提供指导?”赵俊的这些想法得到学校的支持,领衔创建了学校的学习诊断分析研究中心。

赵俊从自己所在的高中学部开始,尝试在每学期期中、期末考试后举行全体教师参加的学情诊断分析会。“每次要花两天半的时间,各科教师坐在一起,逐一对每名学生的各科学习情况进行分析,所有教过这个学生的教师都要发言,最后为其提供一份整体的改进建议。”

“虽然工作量很大,但比起传统的单科或班级试卷分析,效果可以说是事半功倍。一方面,各科教师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从而对症下药,比如物理、化学吃力,可能需要通过提高数学计算能力来解决。另一方面,学生找准了用力方向,也不用再‘他人生病自己吃药’,这就是最直接的提质增效。”赵俊说。

曾经亲历学情诊断分析会的家长王女士,见证了教师为女儿“问诊把脉”的过程:语文教师认为孩子基础不错,主要失分在作文;政治教师接着分析说,孩子课外阅读量太小,然后直接列出了阅读书单;英语、数学等几科教师没有发现明显的问题,建议继续跟着教师的节奏学习……

王女士告诉记者:“家长看到分数并不知道怎么帮孩子,自然想到的就是课外‘报班’。现在教师一次性把孩子下一步怎么学习提高说得清清楚楚,我们踏踏实实跟着走就行了。”

和作业研究中心一样,学习诊断分析研究中心的成立带动了各级部的探索。初一数学教研组组长于晓静认为,和高中阶段学生特点不同,刚刚进入初中的学生除了学习能力的差异,亲子关系、同伴交往、心理健康等都是影响学情的重要因素。

基于十一学校导师制的管理模式,初一年级每位导师从入学开始就会为每个学生建立动态的成长档案。打开一份成长档案,记者看到里面不仅记录着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还有父母眼中孩子的优点、父母认为孩子需要改进的地方,甚至具体到父母是否出差多、谁管教孩子多、教育观念是否一致等细节。于晓静解释说,尽可能多地捕捉素材,是为了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成长状态并加以指导。

为了让学情诊断路径更明晰,初中部教师还制定了《学情分析三步走方案》。从分析原始数据到导师班初步分析,再到跨导师组重点分析。除了每学期两次集中大型学情诊断,日常教学中对于某一学科存在困难的学生,任课教师也可以申请“会诊”,结合学生以往的作业、试卷,和所有教过他的教师共同分析、一起想办法。

“我们学校有句名言叫‘发现那棵不一样的树’,不仅仅是那些有个性的、某些方面突出的学生,也必须包括那些不怎么起眼,乍看起来‘都一样’的学生。”于晓静认为,学情诊断分析能够帮助这些学生走入教师的视野,发现他们的“不一样”。

按每个孩子的成长需求自主安排课外时间

“除了上课、作业和考试,学生的学习链条还包括什么?学校还能为他们的成长做些什么?”

十一学校的教师们从这个角度去思考课后服务。于是,我们看到了一系列“翻转”景象:

每天下午4点半后,不是教师“按着”学生辅导功课,而是学生主动在教师桌前排起队。学生自主预约教师时间,可以获得“一对一”的答疑和指导。

校内所有的实验设备、学科教室、图书馆和文体设施,没有一样随着一天课程的结束而大门紧锁,课后时间由学生自主管理,只需登记就可以使用。

全校200多个社团,没有一个是学校要求或教师主导成立的,全部由学生提出申请,自主创建并运行。

“课后时间不是放任不管的时间,也不是盲目延长课堂学习内容的时间,而是学生拓展视野、增加社会实践、发展兴趣爱好、锻炼自主管理能力的黄金时间。”十一学校副校长王春易介绍,“学校将课后服务纳入整体育人环节进行系统设计,结合‘五育’并举和学生发展需要进行综合考量。”

据介绍,目前十一学校已经形成四大类40余门课程的综合实践课程体系。十一学校课程与教学研究院院长刘伟告诉记者,这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每年都会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调整。

去年,经过学生建议,学校操场旁边的一块空地被改造成“开心农场”,学生可以组队申报一小块试验田,既可以接受劳动教育,又可以观察验证生物课学过的知识,收获的果实还可以在厨艺课上烹饪成美食。上学期,经过学生的投票,学校还首次开设了家政课程,为学生提供整理收纳、急救、家电维修等学习内容,一经开设立即爆满。

在“开心农场”,记者遇到正在除草的初二学生杨思楠。他告诉记者,最近一周的课后“日程”已经排满了,除了劳动,还有文学社团、电影欣赏以及预约数学教师的课后辅导。

“下午4点半以后的校园,更像是一个师生共同生活学习、共同研究探索的社区,尽可能让每个孩子找到自己的空间,激发成长的内动力。”刘伟说。

“每个孩子”,这对于教育者来说无疑是一份极其需要勇气的承诺。最现实的,资源从哪里来?教师的时间精力如何保证?十一学校的教师们在行动纲要中给出答案——一是“学校竭尽全力帮助教师,以方便教师竭尽全力帮助学生”,二是“把钱花在离学生最近的地方”。

“学校建立了大资源观,以家政课为例,教护理、急救的是校医,教家电维修的是电教馆的信息技术员。校园绿化养护工人师傅则被聘请为校内园林养护志愿服务团队导师,手把手教学生修枝剪叶、培土除虫。其实,当围绕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来思考资源时,就会发现,资源无处不在。”刘伟说。

《中国教育报》2022年07月22日第1版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