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到:

引进国(境)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建设1—3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高水平中外合作大学;

整合相关学科资源,创新高校体制机制,吸引行业创新龙头企业和高端研究院所共同组建电子科技大学、航空航天大学等新型研究型工科大学;

依托相关专业院校组建独立设置的美术学院、音乐学院、体育学院、外国语学院,填补本科高校类型空白;

服务人民健康需求,恢复重建仲景国医大学;

在没有本科高校的省辖市和济源示范区设立本科高校。

河南显然把下一步发展定位在教育和科技!随着这份省级文件的再次明确,河南在高校布局层面将实现重大突破。除此之外,河南省今年还相继开展研究高校“双一流”创建工作、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等会议,密集制定河南高等教育在“十四五”期间乃至更长远的发展规划。

不得不说,这些“动作”,表明了河南摆脱“高教洼地”的决心。

高教洼地 河南好难

河南的高等教育是河南人民心中的“一根刺”。提起高考最“Hard模式”的省份,河南长期“霸占”榜首。网络上关于“河南高考到底有多难”的话题热度一直以来有增无减。

从考生人数来看,2021年,河南高考报名人数达到125万,比第二名山东省多出了45.5万人。作为高考大省,这是河南自2019年以来连续三年高考总人数超过百万。

从录取率来看,2020年,河南本科录取人数395887人,本科录取率仅为34.19%,本科一批录取率只有8.37%,在全国各省市中均排在末位,更遑论985、211录取率。

作为人口大省、高考大省,河南考生竞争压力极其巨大。除了体量问题,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高等教育资源的不均衡。

河南目前虽然有156所大学,其中57所本科高校,在全国各省市大学数量中排名靠前,但绝大部分高校实力偏弱。“211”大学仅有郑州大学1所。在“双一流”建设上同样布局较弱,仅有郑州大学(一流大学B类)与河南大学(一流学科建设)两所入围。相较于庞大的人口基础,上百万的高考考生,从人均资源情况来看,河南省每千万人口拥有“双一流”高校数仅为0.2,在全国各省市中倒数第三,是名副其实的“高教洼地”。

中原崛起 教育先强

中原崛起看河南,河南发展看高教。贫乏的高教资源已成为全面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拦路虎”。“十四五”期间,发力高等教育建设、完善高等教育体系已成为河南发展的迫切需要。

上述《实施意见》的发布只是河南高教发展规划的一部分,今年以来,河南省委、省政府“破局”发展政策不断,并为此开展多项活动。

11月23日,河南省委、省政府在京与教育部、科技部、中国工程院等分别进行会谈,内容都是希望对河南“多一些帮助”。11月24日,返回河南后,省委书记楼阳生第一时间到郑州市调研,并主持召开座谈会,研究推进省科学院和中原科技城融合发展。

在此之前,新任省委书记楼阳生已经跑遍了河南省内重要高校、科研院所,揭牌多个省实验室,听取省内各高校校长汇报“双一流”建设具体方案,深入调研,凝聚人心,并接连出台多份重要文件,调整省内高校建设格局。一系列动作,让河南省的科教事业立刻生意盎然了起来。

10月底,河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召开。会后,河南省教育党组书记、厅长宋争辉介绍,“十四五”期间,河南省将投入50亿元引导资金 支持郑州大学一流大学建设,投入25亿元引导资金支持 河南大学一流学科大学建设。

除此之外,河南还将大力支持河南理工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河南工业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7所高校11个学科开展一流学科创建工作,打造“双一流”建设第二梯队。

而在更早之前,河南省“十四五”规划中提到,将抓住国家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机遇,推进高等教育内涵提质发展,积极争取高等教育资源布局。

在加强“双一流”建设方面,推动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加快向研究型大学迈进,支持河南中医药大学整合教育医疗资源,努力达到“双一流”建设水平。在本科高校发展方面,推动本科院校省辖市全覆盖,力争创办1所高水平大学。打造一批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

同时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推动黄河流域高等院校合作办学,吸引国内外高水平大学来豫办学、合作设立研究院(所),建设一批高水平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

之后,在郑州市发布的《郑州市新基建建设示范区发展规划( 2021-2025 )》中就提出:在科教基础设施领域,借鉴浙江西湖大学、广东南方科技大学办学模式,在郑州市谋划筹建1-2所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由此看来,河南欲组建电子科技大学、航空航天大学等新型研究型工科大学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早有谋划。

如此高密度的多项政策、活动,为的就是河南的高等教育发展,足可见河南对发展高等教育前所未有的紧迫感,这背后也体现出河南对“十四五”期间现代化河南建设“抓关键”“抓基础”的前瞻性。

河南高教翻身,蓄势待发!

郑大、河大迎来发展新机遇

除了对新大学的规划,有些大学的发展已经步入正轨。今年9月,郑州大学洛阳校区、河南大学郑州校区相继投入使用。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已经迎来了大发展时期。

作为百年老校的河南大学,因其不在省会城市等原因近年来发展缓慢。

2021年秋季学期,河南大学郑州校区共入住本硕博2600余人,涉及4个单位,分别为河南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河南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河南大学时空大数据研究院、河南大学新型城镇化与中原经济区发展研究中心。

郑州校区投入使用后,不少人看好河南大学未来发展,认为这将成为河南大学“雄起”的新起点,标志着河南大学终于走上了新的征程。

而作为河南唯一211的郑州大学,则将发展重点转向洛阳。

郑州大学洛阳校区以研究生培养为主,是一个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的创新实践特区,积极打造基于创新战略力量的河南省实验室重要基地,建立现代中原文明和重要文化的研究基地、学术基地、交流基地、创新改革基地,落实新时代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创新基地。

郑州大学还引来强援,聘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会涛为洛阳校区校长、现代制造河南实验室主任。

两所“双一流”大学,明确发展目标与方向后步伐越来越快,逐步打造河南高等教育“双航母”。

还值得指出的是,除了郑大、河大这2所学校,省内其他高校也在争创“双一流”上持续发力,河南中医药大学洛阳校区、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洛阳校区、河南警察学院洛阳校区等建设也必将为河南高教发展添砖加瓦。

中央财政拨款支持河南发展

显然,河南这次不是说说,决心之大,让我们想起了广东。只是,是否有足够的财力支持,很多人多多少少有点疑虑。

除了自身谋求发展,高校教学质量、办学水平提升也离不开中央财政的大力支持。近年来,中央财政充分考虑中西部地区等情况,向薄弱环节和困难地区予以倾斜支持,较好地促进了高等教育公平。

在财政部、教育部11月24日联合发布的通知中,公布了提前下发2022年度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的资金预算,总资金达到313亿元,而其中高居榜首的是河南省,获得拨款超过32亿元。可见中央财政对于河南高教发展的支持和重视。

随着城市发展进入转型关键期,越来越多省市意识到,高等教育发展和区域经济具有很强正相关性,优秀的高等教育资源是建设建成创新型、国际化城市的动力源泉。

长期以来,河南高等教育的式微一直令人扼腕叹息。“十四五”开局,全国高等教育发展再次进入新的时期,希望河南省可以抓住机会,积极建设本土高校,大力引入外来知名学府落地,进而彻底摆脱“高教洼地”的帽子,逐步向高教强省前进!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