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全国人大代表孙东明第一次踏入两会会场,他的建言几乎就没离开过科技创新。

从建设大功率散裂中子源大科学装置,到建立微电子区域性创新基地,这些出自孙东明的建议,无一例外都指向一个关键词:“卡脖子”技术。

这位43岁活跃在科研一线的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青年科学家,对“关键核心技术要掌握在自己手中”有过切肤之痛,更有着清醒的认识。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2020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提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科技只有自立,才有可能自强!”孙东明说,“十四五”规划《建议》开出了一系列科技创新任务清单,比如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对年轻人来说,这些前瞻性、战略性的科技项目是挑战,更是机遇。

到2035年,孙东明57岁。在科技工作者的队伍里,这个岁数依然是正当年。从这个角度来说,未来15年,中国科技自立自强的奋斗征程,恰与他的科研黄金年龄相吻合。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壮大 青年一起“上天入地”

在2月底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科技部部长王志刚“晒”出一组科技创新的成绩单:“十三五”以来,我国在量子信息、铁基超导、干细胞等方面取得原创成果,高速铁路、关键元器件和基础软件研发取得积极进展,涌现了“嫦娥五号”“奋斗者”号等一批国之重器。“整体上,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了决定性成就。”王志刚说。

在全国人大代表冯艳丽看来,过去这5年,正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壮大的5年,她所在的领域也在推进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技创新能力实现“新跃升”。

在冯艳丽过去30多年的科研生涯中,有将近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做同一件事:国产高端新材料——F-12高性能芳纶纤维的研制。

上世纪90年代,为了满足航天领域对高性能芳纶的迫切需求,她所在的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六院46所开始自主研制高性能芳纶,产品代号为“F-12纤维”。冯艳丽受命加入了这支研发团队。

经过20多年的自主研制,她见证了这一国产高端新材料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实验室研制到产业化生产的发展历程。

冯艳丽告诉记者,这是她参与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壮大的方式——用自己亲手做出的科研成果跟着国家一起“上天入地”。

作为一名古生物学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忠和今年带来的提案是“大力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在他看来,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已成为我国科研人员最为熟悉的国家品牌。

“十四五”规划《建议》称,“推进国家实验室建设,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

在周忠和看来,重组扩大后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与正在大力推进的国家实验室体系互为补充,不仅对我国广大科研人员潜心从事基础科学研究产生极大的鼓舞和激励作用,还将成为未来中国特色创新战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告诉记者,未来5年,对学科类国家重点实验室,应当毫不动摇地给予大力支持,争取新增200-300个学科类国家重点实验室——而这一旦成为现实,将又是青年科技人员大有可为的广阔新天地。

强化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青年一起“焐热冷板凳”

过去几年,5G、芯片等科技热点频出,加之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新药创制、核电等领域取得重大成果,人们再次意识到企业不仅是市场的主体,也是科技创新的主体。

作为科技企业的一名科研人员,冯艳丽深知这个道理,但她今年提出的建议和基础研究有关。

在她看来,当前多个领域面临的“卡脖子”技术问题,根子还是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源头和底层的东西没有搞清楚。

她以高性能芳纶行业为例,近年来,国内市场高性能芳纶的需求在不断增加,由于国外对高性能芳纶的垄断和禁运,我国高性能芳纶的产业化技术刚刚突破,国内高性能芳纶生产成本一直居高不下,国内市场供应不足,众多行业的发展受到限制。

“要打破这种困局,就需要大力支持我国自己的高性能芳纶产业化发展力度。还是要支持开展基础研究。”冯艳丽说。

事实上,以人工智能、大数据和量子计算等为技术引领的产业革命,都在呼唤着基础科学的重大突破。

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司长叶玉江在2月底国新办举办的发布会上透露,科技部将制定《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2021-2030)》,对未来10年我国基础研究的发展作出系统部署和安排,其中专门提到,进一步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支持新兴学科、冷门学科和薄弱学科的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党组书记陈萌山对此充满期待。提起我国农业科技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农业基础研究与国际领先水平的差距有进一步拉大的风险。

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

陈萌山说,这就需要强化种业基础性公益性研究,聚焦一系列事关种业长远发展的重大基础研究方向,组建种业国家实验室,不断在种业基础研究取得突破,为新品种的创制提供源头创新。

“搞基础研究难就难在,不能被利益左右,要坐得住冷板凳,耐得住寂寞。”周忠和说。科技界有关“可以十年不鸣,争取一鸣惊人”的说法,曾引发强烈共鸣,但真正能做到的却不多。

科技领域的代表委员,曾不厌其烦地说起基础研究的重要性: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技术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其水平决定了一个国家科技创新的底蕴和后劲,是我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前提和根基。

未来5年到15年,强化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的号角已经吹响,整个国家都在呼吁青年科研人员勇闯创新“无人区”。

释放巨大科技潜力 青年一起“揭榜挂帅”

科技项目建设“重复、分散、封闭、低效”,科研评价有“小圈子”,科研评审“打招呼”“走关系”,这些曾让我国科技计划和科研评价体系备受诟病。

“十三五”期间,一系列体制机制改革上马,新的国家科技计划体系、新的科技评价机制正在陆续形成。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天科工航天三江总体设计所总设计师胡胜云并不满足于现状,他希望改革的步伐迈得再大一些、再快一些。

“部分单位、部门和领导对科技工作的认识差距还很大,有的政策规定十分不利于科技创新和科技快速发展,急需尽快改正、改进、改革,尽快释放我国巨大的科技潜力,更快提升我国的科技实力。”胡胜云说。

他就此建议,要切实重视科技人才,提升科技人员待遇。改革完善科技评价机制,让科技荣誉能够真正体现科技人员的能力水平和贡献。

唯有突破现行科技评价体系一些不必要的束缚,才不会错失世界科技革命的最佳机遇。周忠和说,科研评价就像指挥棒,有什么样的评价体系,就会催生什么样的科学研究。

“十四五”规划《建议》明确指出,改进科技项目组织管理方式,实行“揭榜挂帅”等制度。完善科技评价机制,优化科技奖励项目。加快科研院所改革,扩大科研自主权。

科技部资源配置与管理司司长解鑫说,未来5年,要进一步激发科研人员活力,提高科技计划的整体绩效,“十四五”一个重要抓手就是“揭榜挂帅”。

事实上,在2020年疫苗研发的项目中,科技部已实行“揭榜挂帅”模式,“榜”就是临床任务批件,科技人员拿到批件,便会分阶段得到支持。

胡胜云对此充满期待。他还希望能够以分红的形式将科技成果产生的效益按比例奖励给科技团队,让确实作出巨大贡献、产生巨大经济效益的科技人员能够富起来,从而激发广大科技人员的创新活力。

陈萌山说,攻克农业领域的“卡脖子”技术,也要“增投入”“强平台”“活体制”。其中的“活体制”,就是要破除制约农业科技核心竞争力提升的体制机制障碍。

“建议赋予中央级农业科研机构在机构设置、人员编制、晋升考评、收入分配、经费使用等方面更大自主权,以便及时调整科研布局,充分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陈萌山说。

释放活力的第一受益人,就是冲在科研一线的青年科技工作者。根据解鑫的说法,青年已是现有科技计划实施的主力军。

他还透露,“十四五”期间,国家科技计划要全面推行青年科学家项目,还要给青年科技工作者搭更高、更大的平台,让优秀青年科研人员挑大梁。

孙东明期待科技创新活力进一步释放,尤其是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深化改革的落地。那时,将会有更多青年科学家“揭榜挂帅”。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