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做好‘三农’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青海省工商联专职副主席、青海省妇联兼职副主席李青委员认为,近年来,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城镇辐射带动农村能力不断增强,为推动乡村振兴提供了良好条件。但这也造成农村人口单向流出,带来乡村“空心化”,人口迁移“候鸟化”。
乡村产业发展的滞后,造成吸纳就业弱势化,人力资源和专业人才短缺化的问题较突出。如何应对?李青委员认为,首先,强化发展规划引领。按照集聚提升、城郊融合、特色保护和搬迁撤并划分类型,制定实用性的乡村发展规划,推动城乡区域融合循环发展;准确把握乡村的个体差异性和发展走势,明确乡村高质量发展目标,实现理念等值。
同时,积极培养新型职业农民。要着眼提高农民素质和技能,加快建立职业农民制度,完善配套政策体系,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拓宽新型职业农民来源,以激励机制鼓励大学生、转业军人等多层次人群主动参与农业及外出农村人口返乡就业,促进农业市场经济主体多样化,让农民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实现身份等值。
李青委员表示,要进一步夯实农业生产基础。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充分发挥科技创新驱动作用,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实现基础等值。
另外,要提升农村土地价值,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政策,严守永久基本农田红线,做到“有地可种”。在实现土地等值的同时,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就地城镇化和以县域为单元的城乡统筹发展。持续改善乡村人居环境水平和质量,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升级,让乡村成为宜居宜业的“乐土”,实现城乡等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