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20多年前,我随父亲在一所片区小学读书,教我语文的是一位十分严谨的中年男老师——刘志伟老师。
刘老师是我四年级直到小学毕业的语文老师,三年中,他没少关心我,教给我许多实用的阅读与写作的方法。但我却反感他的“另搞一套”。
他当时还是学校的教导主任,负责全校教学管理工作,自己以身作则,积极倡导“广泛阅读,厚积薄发”的语文读写指导教学法。每天朝读课时,我们除了要熟读将要学习的新课文,背诵已学过的课文外,他总是在黑板上抄写一首古诗或一段精美的文字,要求我们先读到能够背诵后再读课本上的内容。虽然内容不多,但一节朝读课只有40分钟,要读新课文,要背诵学过的课文,现在又多出这么一首古诗,记忆力强的学生还能对付,可那些记性本来就不好的人就惨了。没办法,他们就只能把朝读课要完成的书本上的内容前移到早晨起床后,上朝读课前完成,朝读课就用来对付这些古诗、美文了。这对于我们这些十来岁的懵懂顽童来说,不是太苛刻了吗?谁愿意按刘老师的要求去做呢?
有一次,我的同学突然想到“走关系”这条妙计,因为我是老师的子弟,他们就怂恿我去找刘老师“谈判”,希望刘老师把这“额外负担”减下来。我也是觉得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为同学们办一件“有用的大事”,以后,我在同学中的地位也就更高了。同时,我也是受益者。再说,我父亲是校长,刘老师能不听校长女儿的话吗?那天,放学后,我在父亲办公桌上写家庭作业,见办公室里只有刘老师一人还在批改作业。于是,我就抓住机遇,赶快把自己也是同学们的想法说给刘老师。没想到的是刘老师摘下眼镜,那双虽然近视但让我马上感觉到十分犀利的目光刺痛了我那最柔弱的部分,我把头埋得很低,不敢再看他,尤其是怕看他那双眼睛。刘老师却十分温和地说:“小容,你为什么有这样的想法?难道多背诵几首古诗不好吗?”我更是像犯了大错的孩子,声音小得似乎只有自己能够听见地说:“这是同学们大家的意见,我只是传个话。”
记得刘老师给我讲了许多,大概都是关于阅读的好处的内容,我也没有听太明白。
事后,我以为刘老师会讲给我父亲听,挨父亲的一顿骂是少不了的,全班同学集体接受刘老师的批评也是免不了的。没想到的是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过一样,朝读读古诗背古诗仍然坚持进行,哪个同学没有背完要留校、要被老师叫到他那去背诵仍然进行,直到我们小学毕业。三年中,我们背诵了几百首古诗,上百段优秀句子,还背诵过《弟子规》《三字经》《古今贤文》等许多经典名篇。
这些课外积累,后来,在我们的中考、高考中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也许是小学时刘老师对我的影响吧,我一直喜欢语文,直到现在,我也成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
我现在工作的学校坚持经典诵读语文活动很多年了,作为一个刚刚走上教师岗位的我,很快融入其中,而且小有收获。这功劳都应该记在刘老师的身上。是他影响了我,使我对祖国的优秀文化情有独钟。
时光荏苒,20多年后的今天,我才明白当年刘老师的倡导是多么正确。作为老师,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是我们的天职,我们没有理由不像当年的刘老师那样积极倡导,努力实践。可如今,我们的朝读课时间怎么就一再被压缩,快要被从课程表上悄然抹杀掉呢?
怀念“朝读”,怀念“经典”,更希望刘老师能够重返教坛,再做我们的教导主任,带领我们一齐“朝读经典”。(李月容湖北省松滋市陈店小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