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魏海政 通讯员 刘月婷 朱士娟)家长都在上班,孩子在家没人看管怎么办?想带孩子多参加一些暑期社会实践,但时间上不好协调怎么办?今年暑假,山东济南高新区章锦小学基于同伴互助学习模式,推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妙招——“暑假互助共同体”。

“伴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这个暑假,我们整合家校社教育资源,探索开展‘章锦小学暑假互助共同体’项目建设。”章锦小学校长姜燕说,“打造‘同伴互助、共同发展’的学习共同体文化,解决孩子没人看、家长很焦虑的问题。”

“暑假互助共同体”建设的第一步,就是围绕不同学习内容建立不同的小型“互助共同体”,3至7人组成一个互助合作小组,推选一名家长担任团长,并为每个互助学习小组安排一名指导老师,使之成为互动衔接、协同发展的共同体学习网络。章锦小学围绕“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动手制作、美化环境,自我服务、助力他人,参与劳动、体验生活,社会实践、培育情商以及强身健体、娱乐休闲”等六大类目标,设计了36个小项目的学习内容,构建起了暑期合作学习的网络体系。共同体成员每天的活动内容,则是由团里的所有家长和指导教师一起智慧众筹。此外,家长们还各尽所能通力合作为暑假互助共同体提供各方面的保障。

“暑假互助共同体”的具体活动,包括看一场电影、参观一次博物馆、进一次图书馆、读一本名人故事、爬一座山、外出旅游一次等等。和以往不同的是,在互助共同体模式下,陪伴孩子们参加这些活动的,是与他们年龄相仿、志同道合的同学们。通过同伴互助、彼此影响,六大类36个小项目的互助共同体活动,扎扎实实地走进了孩子们的暑假生活。

“我老家在临沂,来济南工作安家后,一开始特别担心孩子没法融入同学集体生活圈,但这个互助共同体体组的活动,很快地让我的顾虑烟消云散。看到孩子们暑假有机会无拘无束地在一起学习生活,让我心里特别踏实。”二团(1)组程俊喆的爸爸说。

为了丰富活动资源,章锦小学还专门为各团提供了劳动课程实践基地,在学校西侧空地开辟了果蔬小农场,供互助共同体进行暑假劳动实践。这里成为了学生和家长最喜欢的实践基地之一。

姜燕介绍,“暑假互助共同体”不仅引领孩子和家长实现了暑假“朋友圈”的全新升级,也改变了教师在学生暑假期间的学习指导模式。老师们从以前暑假学习的“旁观者”变成了策划者和参与者,真实了解孩子们的暑假生活,具体参与到相应的学习活动中,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家校共育模式。

“通过孩子们开展的社区垃圾分类宣传项目、防溺水宣传、义工活动等,暑假互助共同体对社区的影响也在悄悄发生,希望能通过我们的探索实践,促进家校社合作共赢。”姜燕说。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