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新闻并非首例。此前,“浙江理工大学硕士发Nature论文回家当公务员”“行星地质学博士报考社区干事”等新闻也曾登上热搜。这些新闻都反映了一个现象——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将公务员、事业编制作为职业选择,“考公热”“考编热”不断升温。近年来,公务员报考人数逐年增加。根据清华大学2021年发布的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清华学子去往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的占比分别为15.8%、30.3%、23.8%,合计占比为69.9%,也就是说,约70%的清华毕业生选择进入体制内。

从个体来看,毕业生的职业选择是个人自由,职业也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在很多人看来,城管工作并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也不需要多少知识储备,北大博士去当城管,是人才的浪费。事实上,基层岗位在解决群众困难、规范城市秩序、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高学历人才的加入,有助于基层管理深化改革、基层治理现代化,对整个行业的提升大有裨益。但目前,体制内岗位成为高学历人才的主流选择,不仅容易导致人才错配,其背后的原因也值得深思,这一现象应当被社会重视。

受当前经济形势影响,更多大学生倾向选择体制内岗位。近几年,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很大,而且这一负面影响在短期内也难以很快消除。疫情之下,市场的不确定性增加,不少互联网企业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近年来出现的“996”“变相裁员”等现象,也让求职者看到了这些岗位高压、高风险的一面。相比之下,体制内的工作收入相对稳定,因此受到越来越多毕业生的青睐。

然而,当一个社会中的高学历人才在就业中更多地将安全感作为首要考虑因素时,整个社会的活力与创新力可能会受到抑制。以往,考上名校、获取高学历,意味着能够更好地发挥自身才华,在某一领域推动社会进步。而如今,当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在“考公”的赛道上严重内卷、为了一个基层岗位激烈竞争时,我们也需要反思和调整当下的人才培养方式、价值评价体系。比如,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存在的唯学历、唯名校倾向。又比如,科研岗位待遇不佳,生活工作压力大导致高学历人才转向他处。

热衷“考公”“考编”的选择背后有生存的无奈,更有就业形势变化带来的影响。一方面,政府应改善就业环境,鼓励创新创业,提升硬核科技行业的吸引力,解除青年科技人员后顾之忧,为青年人提供更加自由、开阔、多元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青春正好、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也应把目光看得更远。

(作者系本报记者)

《中国教育报》2022年04月22日第2版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