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西部一些欠发达地区,有人凭借对艺术、体育的热爱与特长走出大山,也有人因现实与理想的差距苦恼着。近年来,国家对于体育、美育发展越来越重视。2021年9月,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印发文件,进一步对深化高校艺术类专业考试和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考试招生改革作出部署。未来,这些被捆住翅膀的艺体特长生能否振翅高飞?

选择:被落后思想观念绊住脚步

“昭觉中学校园十佳歌手大赛奖状”“首届凉山青年歌手大赛晋级证书”……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昭觉中学高三学生吉克的手机里存着好几张照片,她视若珍宝。

“我很喜欢音乐,老师都夸我天赋好,我也想通过艺考考上好大学。但是参加艺考培训至少要三四万元,家里实在负担不起。”不走艺考这条路,吉克希望自己能“拼一拼”考上民族预科班。

吉克所说的“培训”,是目前大多数艺体特长生在高考前都会选择的旨在提高专业水平的培训,通常由校外专门机构提供。在中西部和农村地区,由于考生相对较少、办学资源不足,当地甚至没有此类机构。比如对于昭觉县的艺体考生来说,他们能选择的最近的培训机构,在成都和西昌。

培训短则4个月,长则将近一年。学费、路费、生活费、住宿费等动辄就要几万元。这成为许多艺体特长生和家长的“心病”,也绊住了一些有志于此的学生。

全国政协常委、教育部高校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杭州师范大学原校长杜卫指出:“在艺考中,舞蹈等专业需要童子功,而美术、设计等通过一两年培训就可以学成。这类培训愈演愈烈并形成了产业,资本进入,费用高昂。”

采访中,多位校长和教师坦言,对于教育相对落后地区的学生而言,参加艺体考试让他们更有机会进入理想的大学,改变命运。但另一块“绊脚石”也正是对艺体考试的偏见。

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第二中学音乐教师段积环告诉记者:“曾经我的班上共28名学生,27人都通过艺考圆了大学梦。多年前还有一个初中毕业后就在家放羊的女孩,因为偶然的机会成为特长生,后考入河西学院音乐系,现在已是中学的一名音乐骨干教师,彻底改变了人生。”但他转而叹了口气:“在农村,特别是中西部的农村,学生、家长对艺体学习和高考的了解十分有限。家长们说学这些没什么用,认为是‘旁门左道’。”

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阿尔山一中校长杨小义也有同感:“一些学生、家长依然认为选择艺体考试和职业教育就低人一等,观念非常落后于时代。”

疑惑:校外培训并非一定要上

面对现实的困难,对于欠发达地区艺体特长生而言,校外机构提供的培训是否非上不可?

首先是硬件方面。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扎赉特旗音德尔第三中学校长王东升告诉记者,学校的设备经费并不充足:“我们经常会采用在外‘化缘’的方法,拉一些商家或政府的赞助。比如学校的大部分乐器都是政府部门捐赠和采买的。”

其次是师资。2021年毕业的昭觉县民族中学篮球特长生伍和,曾在西昌参加考前集训。“学校里没有专门指导体育类考试的教师。西昌的教师给我们提供了很完整的训练计划,包括身体素质和专业技术两方面。”伍和说,经过4个月的培训,体能提升很明显,“原来100米最好成绩是14秒,现在是12秒。铅球成绩也从原来的8米多提高到10米以上。”

曾去沈阳参加过美术艺考集训的内蒙古鸿德文理学院应届毕业生徐霜说:“集训教师非常严格,不仅能在技术上一一辅导,而且一直敦促我们专心画画,因此我的进步很大。”

校内教师能否提供这样的辅导呢?

“校内许多教师都是师范专业毕业,样样通,但不精。针对艺考的素描、色彩、速写项目,教师们还达不到指导的水平;而且教师参与艺考辅导的工作量难以计算,也有其他教学任务,辅导时间有限。”阿尔山一中美术教师陈亚娟说。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美术教师、广东省学校美育工作指导委员会常务委员郑舒文提供了另外的视角。“与语数外等学科不同,中学艺术类教师并不参与艺考的出题、改卷,不了解考试标准,这就给了机构辅导的空间。此外,培训机构常常‘贩卖’焦虑,让考生和家长相信只有经过培训才能考上。这种风气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郑舒文说。

在首都体育学院原校长钟秉枢看来,培训的需求固然存在,但需要理性判断。“对于中西部和农村地区,最关键的是体育课开设程度、体育普及水平,以及学校有没有运动队、平时有没有充分的训练。”钟秉枢说,“如果很少开展体育活动,学生又想参加体育类考试,就必须经过培训才能达成目标。”

未来:起飞平台如何更高更广阔

位于大凉山腹地的昭觉县,曾经最为人熟知的是“悬崖村”。如今,这里已经大变样。

近三年,昭觉县新增运动场地22.2万平方米,是凉山州唯一的足球基地。“人家说,一个县修那么多运动场做什么?我们三区三州少数民族的孩子,音体美是强项。2017年以来学生参加省州校园足球联赛、美术作品大赛、歌唱比赛等各类比赛,获得许多荣誉。”昭觉县教体科技局局长勒勒曲尔说。

通过一组数据,足可见当地政府发展教育的决心。“县里一年的财政收入1个多亿,但为学校、教育投入将近20个亿。”勒勒曲尔表示,县里已经多次商讨,决定下一步要加大宣传力度,转变家长观念,还要深入考察,把外面有实力、真正做教育的艺体考试培训机构引进来。希望通过政府补贴、机构让利、社会公益组织参与等形式,为学生解决实际困难。

甘肃省天祝县的高中学校也选择了“文化课立校、艺体课兴校”的路子。当地艺体考生少,他们的所有学习、训练几乎都由校内教师指导完成。

“学校要把艺体高考做好,还是要在教师身上下功夫。”2012年去首都师范大学读研深造的天祝一中美术教师刘建文深有感触。就在2021年,甘肃省86个县市中第一个艺术体育教育中心在天祝县成立,每周都要对音体美教师进行培训。

作为艺体教育中心美术教研组组长,刘建文将今年的培训重点放在提升教师专业能力上。他正带领教师们积极筹建美术教学资源库,还要举办全县美术课堂教学大赛。

地方探索在进行,国家层面也在为艺体人才的培养进一步规范、畅通渠道。

2021年9月,教育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锁定了同一个关键处——提高文化成绩要求。

“这是艺术人才选拔的应有之义。”杜卫表示,培养德艺双馨的艺术人才,需建立在较好的文化素养之上。提高文化要求,符合立德树人根本要求,也将打击艺考投机取巧的不正之风。这些都将有利于艺术人才的长远发展。

“文件传达了一个信息,体育人才首先是学生,其次才是运动员。”钟秉枢表示,不降低运动健儿文化水平要求是国际通行做法,更是体育强国的惯例,“我们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要让体育与教育有机融合。体育不但不会影响学业,反而能促进学业。”

“双减”政策背景下,钟秉枢更看到了希望。“一方面,学生有更多时间参与体育、艺术活动;另一方面,中西部、农村、城乡接合部的学生,和城市学生有着一致的学习时间,而前者更有吃苦精神,课外活动选择相对少,那么他们将更有可能通过体育、艺术等发展其特长。”钟秉枢说。

此外,2021年财政部、教育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4部门明确,自2021年秋季学期起,上调国家助学贷款额度;体育美育进中考的落地,也正在改变师生、家长的观念……

“最重要的是,欠发达地区要持续提高基础教育水平,真正把教育放在战略地位,从而提升学生们起飞的平台高度,让他们拥有更多选择的机会。”杜卫说。

(文中学生均为化名)

《中国教育报》2022年02月11日第5版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