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文章授权转自 | 樊登读书(ID:readingclub_btfx)

作者 | 樊登读书 · 奥可白

不知道妈妈们有没有这样一种感觉,有了孩子后,总会忍不住地焦虑:
“焦虑自己的育儿手法不够科学”
“焦虑没有给孩子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
“焦虑自己为孩子做得还远远不够......”
面对学习,既担心自己把孩子逼得太紧,又害怕因一时放松,步步落后。
面对个性培养,既希望孩子听话懂事,又唯恐他们不懂拒绝受人欺负。
患得患失的情绪背后,是妈妈为了孩子,努力将自己修炼得近乎完美。
但孩子们,真的需要这样的满分妈妈吗?

01

不需要成为100分妈妈
一位心理咨询师讲过一个故事:有这样一个妈妈,她坚持“好的教育要释放孩子天性”的理念。
平时从不指责孩子,哪怕孩子发脾气,也会耐心接纳所有情绪。
可在这种状态下,孩子变得越来越调皮叛逆,完全没有朝她预设的样子发展。
这位妈妈陷入自我怀疑,却又不敢表达不满,在日复一日的情绪内耗中,患上抑郁症。
担心自己的情绪会给孩子带来不好影响,所以宁愿委屈自己,也要维持表面和谐。
热播剧《我们的婚姻》中,白百合饰演的职场妈妈沈慧星为了平衡工作和家庭,化身“时间管理大师”。
即便公司、家里两头跑的日子很辛苦,沈慧星依然拼命支撑,努力做一个好妈妈。
可弦绷得太紧,终究会断。
一天,她给孩子做好饭,没顾得上吃一口,转身开始打扫卫生。
“啪”一声,两个小孩为争一支鸡腿大吵起来,把碗摔在地上。
她匆匆跑过来清理干净,偏偏拎起的垃圾袋又破了,饭菜碎碗散落一地。
积累已久的疲累、凌乱不堪的家、孩子的吵闹声……这一切让沈慧星崩溃了。
她忍不住朝孩子发了脾气,冷静之后,想到母亲说的那句话:
“你不用事事要求完美,可以做一个轻松一点的妈。”
妈妈不是没有脆弱,只是那些脆弱都被隐藏在身份的外壳下。
社会认知一边用“伟大”赞美妈妈,一边对她们提出很高的要求。
她们只能一人扮演多个角色,在各种角色之间来回切换。
“100分妈妈”的光环之下,是一个平凡妈妈用无限的母爱,支撑起孩子成长的一片天。

02

100分妈妈往往养不出100分孩子
扎心的是,就算成为满分妈妈,也不一定能养出满分孩子。
即便你是个天才妈妈,你的孩子也可能是个普通人。
即便你付出100分的爱,也可能换不回100分的孩子。
综艺节目《敞开心扉的少年》中,有位能干的妈妈,孩子的衣食住行,都由她一手“掌管”。
从准备早饭,到给孩子喂饭、擦嘴、刷牙、穿鞋,她像个陀螺一样忙个不停,而孩子全程连手都不用伸。
结果,8岁的儿子生活技能基本为零,不会自己穿衣服、系鞋带,连筷子都用不习惯。
在学校,孩子因为自理能力太差,没少被同学嘲笑,变得十分沮丧。
他打心眼里觉得:“爸爸妈妈不在,我什么都不行。”
妈妈常常太“无私”,总以为付出越多,就是对孩子越好。
却忘了,替孩子扫平一切障碍的同时,也挤掉了孩子的生长空间。
每个无能孩子的背后,都站着一位全能妈妈。
小时候追着喂饭,长大了帮忙写作业,成年后又操心孩子的事业和婚姻。
恨不得替孩子一手包办,却唯独忘记教会孩子“替自己负责”。
结果,妈妈越能干,孩子的存在感就越低,越长大能力反而越差。

03

最好的妈妈,是坐“副驾驶”
好妈妈不必全知全能、事事主导,而是懂得爱自己,给孩子做榜样。
纪录片《人生第二次》里的黄妹芳,就是这样一位“60分妈妈”。
42岁的黄妹芳,是一名在深圳打拼6年的流水线女工。
为了孩子的未来,她决定考取文凭,攒积分落户深圳。
高中毕业就外出打工,在不惑之年重新捡起书本,对于黄妹芳来说,这实在是个巨大挑战。
而在工作之余,她还得料理家务,督促孩子功课。
直到家人们都熟睡了,她才有时间坐在饭桌前,一边自学线上课程,一边认真做好笔记。
有时,她还要坐两个小时地铁,去离家很远的教学点参加线下学习。
那几年,黄妹芳很少在午夜12点前休息,早上6点又要开始一天的忙碌。
就这样,她拿到大专文凭,考取本科,从一线女工做到“线长”。
在黄妹芳的感染下,儿子也不再贪玩,全身心投入学习。
他会在每天六点半前到校自习,安排好一天的学习任务,从不用大人操心。
回到家就和妈妈一起学习,有时看到妈妈玩手机,还会故意打趣:
“不是说活到老学到老吗,怎么不继续学习了?”
没有高学历,也没有好的物质生活,平凡妈妈黄妹芳用身体力行,教给孩子人生中最重要的一课:
只要不放弃自我成长,就有机会改变人生。
真正智慧的妈妈,懂得活成一束光,照亮孩子前行的方向。
等到孩子长大独自上路,也能自己把好人生的方向盘,顺利穿越风雨险阻。

04

没有人是完美的,好妈妈也是如此。
她会不小心犯错,偶尔发脾气,无法满足孩子的每个愿望......
但她一定会让孩子感受到被爱,被重视。
法国教育家卢梭在《爱弥儿》中写道:
最好的教育就是无所作为的教育。
而这正是60分妈妈的育儿智慧,即不对孩子完全放任,也不会过度关注。
把生命的体验权和选择权交给孩子,适当引导、足够包容,同时用心经营好自己的生活,和孩子一同奔赴更好的未来。

责任编辑 | 杜润楠

更多精彩资讯,请点击阅读原文,下载中国教育报APP吧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