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涵养学校美育特色,培养师生乡土情感、家国情怀,陶冶师生情操,提高文化素养与审美能力,2023年6月17日,成都市温江区实验学校张玉荣项目组、文家富名师工作室共18位成员走进阿坝州南坪县藏族地区,进行了数天的访问研讨学习活动。

赏多彩民族文化,品深厚民俗风情

6月17日上午,在县政协文史民宗委主任徐云峰的带领下,工作室成员首先观看了一台具有多民族民俗文化特色的文艺演出,整台表演融合了音乐剧、服饰秀、器乐演奏、舞蹈等艺术门类。其中,独具白马藏族风情的“㑇舞”和以琵琶弹唱为原型的“南坪谣”将国家非遗传统文化搬上了舞台。


(资料图片)

探民间非遗文化,寻原汁藏族艺术

6月17日下午,老师们满怀期待参观了九寨沟县博物馆,徐主任讲述了博物馆里陈列的历史文物、非遗特色文化——白马文化、安多文化、川西藏族山歌、南坪曲子,让大家了解到了南坪非遗文化特色人文内涵。

接着,一行人来到九寨民间艺人李爱玲——白马藏族绣娘布娅德藏绣工作坊,白马藏绣是流传在九寨沟县区域白马藏族间的一种传统刺绣工艺,李爱玲凭借着娴熟的技术、精细的做工,汲取藏服制作之精华,以扭针绣、牵针绣、压针绣、参针绣等针法相结合,在传统服饰制作工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六月间芍药赛哟牡丹,七月里谷米造哟成酒……”在南坪镇西山路巷道里,悠扬的南坪曲子伴随阵阵琵琶弹奏音从一处院子里传来,这是南坪琵琶省级非遗传承人——刘玉平老师正拿着新做的琵琶试音,刘大爷向大家介绍了南坪琵琶选材制作并激情弹唱了南坪曲子《采花》。

九寨沟民俗文化研究专家徐云峰主任介绍:南坪曲子独具特色的魅力,把九寨沟县厚重的民族文化、清纯的乡土气息、绚丽缤纷的民俗风情、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生动地记载并传达出来。九寨沟的老百姓常说,歌一唱,心情好,饭一吃,身体好。唱歌成了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份。

工作室老师们随着刘玉平的弹奏,唱起了“采花”,悠扬而灵动的歌声婉转于天空。工作室老师们不禁感叹到每一首南坪曲子,每一把琵琶,都承载着当地人民质朴和善的生活与灵魂,承载着工匠们千锤百炼的汗水与真心,更承载着民族文化的绚丽与生命。

研思聚力促发展,笃行筑梦共成长

6月18日上午,伴着凉爽和煦的微风,老师们一行走进了九寨沟县第四小学,首先,李继平校长介绍了四小的艺术特色,李继平校长从环境特色、活动学习、课程建设等方面详细讲述了四小的校园文化底蕴。

接着,温江区实验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文家富为大家介绍了该校的历史与卓雅文化,文校长强调文化传播需要立足于国际视野,以优秀的民族艺术文化作为研究载体,促进多民族文化的包容与传承,践行和落实文化自信,最终形成文化大同。期待在九寨沟四小与区实验校的协同交流下,促进两校教育的内涵发展,让两校的友谊之花绽然开放。

九寨沟县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王小林希望以此次调研交流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

在美好的祝愿中,四小学生带来了民族歌曲表演,优美的弦子舞姿,动听的歌声,南坪琵琶弹唱《敬财神》,体现了浓浓的民族风情,深深地感染着大家。

随后,张玉荣名师围绕“传承民族文化,厚植自信根基”为主题,以学校羌族特色艺术校本课程建设为例作经验分享,大家纷纷点赞。

最后,文家富校长代表温江区实验学校和九寨沟县第四小学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两校将继续深耕校园文化,厚植乡土情怀,弘扬民俗传统文化,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追民间传统工艺,悟匠人匠心精神

6月18日下午,太阳高照,工作室成员赶往下个学习地点——九寨沟残疾人康复中心。成员们参观了残疾人面塑、盘扣、刺绣、手工针钩等艺术制作坊。他们的作品做工精细,造型独特,很多作品都供不应求。

紧接着,老师们访问了㑇舞面具传承人杨大师。杨大师介绍了㑇舞面具的特色,由于对自然神灵的崇拜,渴求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白马人奉自然万物为神灵,将自然界的花草绘制于面具上,其中面具中的白色代表大地,红色代表太阳,绿色代表自然。正是由于白马人虔诚的信仰,才使得㑇舞面具传承千年仍保持着古朴的风范。

本次探访、采风、交流学习学习活动,大家收获颇多,温江区实验学校张玉荣项目组、文家富工作室提出下一步目标和方向:1.契合时代,弘扬精神;2.藏羌艺术,联合研究;3.小组统筹,双向奔赴;4.甑选资源,课题思维;5.融入研究,有益补充;6.收集整理,理论提升;7.聚焦特色,多措并举。将会继续带着虔诚的初心,将各项研讨成果真正落实到教育教学中。

通过前期的项目学习,音乐组与美术组老师纷纷对采风素材进行了整理归类,每位老师将聚焦非遗资源,通过学校的文化、课程、社团活动以及比赛让学生得到优秀民族文化的滋养,培根铸魂,启智增慧,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张红

成都市温江区实验学校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