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伟大抗疫精神,在青少年心中激起哪些回响
96%的中学生坚定了“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99%的大学生认为“疫情防控凸显了中国制度优势”
上个学期,北京市中学生韩笑印象最深的作业是一份手抄报。在手抄报中,他为自己远赴武汉抗疫的医生父亲写下了一首诗,也更加理解了父亲职业的伟大。
对南京师范大学本科生谢文蕴来说,学院开设的《比较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让她印象深刻:“课程集中围绕‘抗疫’这个中心展开讨论和研究,我对各国不同的防疫政策、背后的深层原因和效果都有了深入认识。”
疫情是一年来我们最深刻的集体记忆,伟大抗疫精神成为当前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生动、厚重的“教材”。一段时间以来,全国大中小学积极利用多种形式,激励广大学生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学好知识、成长成才。近期,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光明日报教育研究中心联合调研组采用多学段随机抽样的研究方法,依托问卷网线上平台,对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伟大抗疫精神进大中小学思政课堂状况进行了调研。
研究样本总量为5480名,样本分布在大学(2039名)、中学(1973名)以及小学(1468名)三个学段。以年级、性别、学历、政治面貌以及宗教信仰为二级指标收集样本的基本特征,其中男性样本量2583名(47.2%),女性样本量2897名(52.8%),整体分布平均,样本信度、效度较高。调研发现,通过各种形式的抗疫精神教育,伟大抗疫精神全面走进大中小学课堂,在青少年心中激起阵阵回响。
伟大抗疫精神成为最厚重、最鲜活的思政大课,全面走进大中小学课堂。抗疫斗争本身就是一场最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课,比其他教育更具针对性、现实性和感染力、说服力。调研数据显示,过去一年多来,所有参与调研的学生都能从学校教育中接受到伟大抗疫精神的洗礼,95%的小学生、92%的中学生和94%的大学生认为其所在学校思政课堂能及时融入抗疫精神教育内容,且效果较好。“我了解到很多大磨难下的小故事。细小努力铸就伟大胜利,让我体会到党、国家以及广大群众一往无前的磅礴力量。”中国人民大学本科生江烜说。
不同学段学生了解疫情信息的主要渠道。
教育内容丰富多元,呈现出多形式多样态特点。组织集体班会、给抗疫英雄写信、绘制抗疫主题作品……调研组发现,当前伟大抗疫精神教育内容丰富多元,且呈现出多形式多样态特点。如北京市组织专家录制30期“老师请回答”疫情防控特别电视节目,打造《如何看待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2020年中国经济增长》《从疫情蔓延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等17堂形势与政策课;南华大学开播“南华青年说”,通过线上线下交流等方式,激励广大师生勇担时代重任;浙江省以抗疫先进典型为模范,在中小学开展“我为祖国做什么”“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等讨论活动,引导广大青少年踊跃担当社会责任。
广大青年接受了深刻思想洗礼,爱国热情空前高涨,“四个自信”更加坚定。数据显示,70%的小学生表示自己的“理想发生了变化”,会更趋向于将个人选择与国家需求紧密结合;96%的中学生认为“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在抗疫中显示了巨大优势”,更加坚定了“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99%的大学生认为“疫情防控凸显了中国制度优势”“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一名中学生写下留言:“面对空前疫情,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水不停,电不停,暖不停,通信不停,物资供应不断,社会秩序不乱……只有中国,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才能做到。”
青少年越发关注全球疫情,“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内心。在积极关注国内疫情防控的同时,调研发现,学生们还密切关注全球疫情的变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深入青少年内心。其中,超过九成的中小学生认为“疫情是全人类的灾难,对其他国家的疫情发展很同情”,99%的大学生认为“中国积极为世界各国提供应对疫情的物资是必要的”。
2、不同学段年轻人,最期待听到什么
小学生最想听抗疫故事,中学生更想听疫情防控相关战略政策解读,大学生还期待听到与自身专业领域相关的疫情科研进展
除了问卷调研外,调研组还走访了部分大中小学思政课堂,对其课堂讲授方式、效果等进行了实地观摩。
在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一堂“同题作文”的伟大抗疫精神思政课吸引了调研组注意。围绕“疫情大考的中国答卷”主题,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李露珠、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王莹莹、中央财经大学谢玉进三位老师带来了不一样的解答——针对小学特点,李露珠用调查问卷方式征集孩子们对抗疫中人物和故事的了解情况,从分享身边人的抗疫故事入手,让孩子们了解在抗击疫情过程中各行各业人员作出的贡献;王莹莹选择了“英雄”主题,将课程设计为见证英雄力量、解读担当密码和勇承英雄担当三个板块,引导中学生从生活情境出发,体会到每个人的付出都是对抗击疫情的贡献;谢玉进针对大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相对成熟的特点,从方志敏《可爱的中国》一文入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爱国到底爱什么以及如何将爱国与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起来。不同学段思政课逻辑素养的循序渐进和螺旋上升由此展现。
这堂课提醒我们,加强伟大抗疫精神学习效果,必须针对不同学段的教学要求和学生心理特点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段学生呈现出的特点与诉求,调研组有以下几点发现:
信息获取渠道有所不同,小学生偏重微博微信,中学生更青睐综合类网站,大学生对政府官方网站和主流媒体有信赖。调研发现,除了从学校教育中受到伟大抗疫精神的洗礼外,作为“网络原住民”的青年一代还主动从各种渠道获取与疫情有关的信息、汲取精神养料,但渠道有所不同。数据显示,对于疫情期间的国内外重大事件或社会热点,33%的小学生从微博、微信上获取信息,还有相当比例的人从综合类网站(17%)、父母朋友的口头传播(17%)了解疫情进展;37%的中学生从综合类网站获取信息,传统媒体(23%)、微博微信(18%)成为有效补充;大学生最主要信息来源的前三位则分别为综合类网站和微博微信(42%)、政府官方网站和主流媒体(21%)、校园媒体(15%)。此外,还有约8%的大学生将短视频类APP作为自己获取信息的最主要来源。通过数据不难发现,伟大抗疫精神教育除了要在学校教育方面发力外,还要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的信息获取特点进行相关教育内容的精准投放与积极引导,以加强教育实效。
教育形式各具特点,中小学学段偏重校园活动、班会等,大学学段主要依靠思政课堂和专业课堂讲授。调研发现,尽管课堂教学是伟大抗疫精神教育的主渠道,但在教育实效性上,不同学段呈现出不同特点。数据显示,在涉及疫情的学习活动中,课堂教育仍为主渠道,超过九成的调研学生认为“在课堂上学到了很多中国积极防控疫情的介绍和分析”,但也有一部分中小学生认为同学分享、小组讨论、绘制手抄报、主题作文辩论等形式让自己更好地感悟到抗疫英雄就在身边,抗疫自己也能出把力。与之相比,除了依靠思政课堂讲授外,92%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专业课堂上融入了抗击疫情相关内容,这与当前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有力推进密不可分。这提醒我们,要结合不同学段学生思维特点设计教学环节,中小学段更要关注与具体生活情境的结合,将伟大抗疫精神与日常学习有机结合;大学学段则更要关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有效融合,结合专业学习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报国志。
教育需求有所差异,小学生最期待听到感人抗疫故事,中学生更想听疫情防控相关战略政策解读,大学生还期待听到与自身专业领域相关的疫情科研进展。调研显示,尽管是“同题作文”,但在内容需求上,不同学段学生有着明显差异。在回答“你最期待在课堂上听到哪些与疫情相关的内容”时,62%的小学生选择了“最想听到体现担当、创新、奉献精神的抗疫故事”,50%的中学生和32%的大学生选择“最想听到疫情防控相关战略政策解读”。同时,超过半数的大学生认为在专业课堂上听到与疫情有关的科研进展时“有亲切感,更易接受”。以上数据表明,需要具体考虑学生的教育诉求,实现伟大抗疫精神教育的有效衔接、循序渐进。
3、疫情防控常态化,抗疫精神教育面临哪些新挑战
正面事例多、回应问题少,故事素材同质化严重
“抗疫故事讲多了,学生们从一开始很容易感动的情绪中脱离出来,抬头率没那么高了。”调研中,北京市某中学政治课教师刘华讲起了这次让他感受到“浓浓危机”的课堂经历:“疫情发展到新阶段,授课模式必须调整。要发掘伟大抗疫精神的深刻内涵,更好地回应学生内心深处的问题。”
调研发现,随着疫情防控成为常态化,不同学段学生对抗疫精神教育提出了新需求,不再满足于典型事例的讲述剖析。这也暴露出当前学校教育的一些不足。
教学内容上,正面事例多、回应问题少,以基本理论解决学生深层次困惑的内容有待进一步丰富。调研数据显示,超过九成的受调研学生能在学习中了解到中国疫情防控的重大进展、抗击疫情背后的感人故事和抗疫中涌现的青年榜样等内容。但与此同时,也呈现出正面事例多、回应问题少的短板。调研组发现,当前大中小学抗疫精神教育教学常以教师列举疫情防控中的正面事例为主,通过典型案例讲述让学生了解中国抗疫故事,而对于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存在的一些困惑,正面回答、深层回应不足。有学生反映:“刚开始听到抗疫英雄的故事很感动,可时间长了就有了一种‘审美麻木’,感觉没那么走心了。”还有学生表示,“老师在讲完感人故事后就直接讲到制度优势,缺乏对逻辑的论述,可我最想知道的就是针对疫情防控不同思路对策下的‘为什么’。”
教育方法上,学生参与度仍有较大的提高空间,课堂活力有待进一步激发。如何弘扬好伟大抗疫精神,关键在以怎样的方式感染人。调研组发现,在教育方法上,还是多以教师讲授的方式进行,学生以听众、旁观者的身份被动接受。数据显示,70%的小学生、62%的中学生、75%的大学生表示抗疫精神学校教育主要通过“老师单向讲授”的形式进行,这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学生参与度不高、主动性不强,课堂活力有待激发。
教学研究上,自发行为多、统一组织少,不同课堂之间教学效果差异较大。上好抗疫精神教育课,教学研究、备课过程至关重要。调研组通过对部分授课教师的访谈发现,当前对于抗疫精神教育教学研究重视程度还不够,集体备课、系统备课意识还比较缺乏。教师通常以个人为单位,自发进行疫情防控素材的选取,自主构建教学内容,很少有统一组织的集体备课,共同精选防疫素材主题、群策群力打磨课堂内容。加之教师教学经验、知识水平、综合素质的差别,导致不同课堂间教学效果产生差异,无法使每个学生都接受到优质的抗疫精神教育。
教学衔接上,故事素材同质化严重,各学段抗疫精神教育还未形成螺旋上升的教学体系。随着疫情发展变化,如何深入挖掘育人资源、提高教学有效性,是对加快构建大中小思政课教学一体化的“大考”。调研发现,当前各学段抗疫精神教育中教学案例呈现同质化趋势,不同学段之间教学内容缺少衔接性。有学生反映,有些案例“电视上看一遍、手机上发一遍、老师课堂上讲一遍,大差不差,没什么新意”。
4、着眼学思、践行,抗疫精神如何讲出新意讲进心灵
加强集体备课,明确全程贯穿的讲述主题和各学段适宜的教学方法
精神的力量在于践行。今天,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使之转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就要紧密结合时代变化和学生需求,把伟大抗疫精神讲活讲透、讲出新意讲进心灵。
凝练疫情思政课教学主题,明确好全程贯穿的讲述主题,为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提供教学指南。更好地将我国抗疫成就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向世界讲好抗疫故事,需要凝练疫情思政课教学主题,明确好全程贯穿的讲述主题,为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提供一份明确的教学指南。在各级党委领导下,有关部门、科研单位、一线教师共同参与,落实落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相关政策,形成合力。应注意将有关教学内容与思政课改革创新、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建设有机结合;针对不同学段教学内容及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凝练教学主题,既明确坚持主线,又兼顾学段特色。
加强疫情思政课集体备课,明确好学段贯穿的讲述内容,为疫情防控思政课教学内容循序渐进提供支撑。要做到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做好抗疫精神教育、向世界讲好中国抗疫故事,必须加强疫情思政课集体备课,明确各学段贯穿的讲述内容,为疫情防控思政课教学内容循序渐进提供支撑。其中,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特点,大学阶段重在增强使命担当,引导学生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高中阶段重在提升政治素养,引导学生衷心拥护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初中阶段重在打牢思想基础,引导学生把党、祖国、人民装在心中;小学阶段重在启蒙道德情感,引导学生形成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的情感。通过大中小学思政课集体备课,能够帮助思政课教师进一步明晰小学、初中、高中、大学阶段疫情思政课的内容和目标,深化对于不同学段疫情思政课的认识与把握,为做好抗疫精神教育奠定基础。
加强疫情思政课教学研究,明确好具有学段特色的讲授方法,为疫情防控思政课教学实效提升提供动力。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应加强关于疫情的思政课教学研究,明确好具有学段特色的讲授方法,为疫情防控思政课教学实效提升提供动力。如小学阶段重在开展启蒙性学习,可以通过展示抗击疫情过程中的图片,讲述抗击疫情过程中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党和国家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初中阶段重在开展体验性学习、高中阶段重在开展常识性学习,可以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件引导学生从思政小课堂走向社会大课堂,明确人人都可以为抗击疫情作出贡献;本专科阶段重在开展理论性学习、研究生阶段重在开展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抗击疫情过程中贡献力量,将爱国情、强国志转化为报国行。
(作者: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光明日报教育研究中心联合调研组调研组成员:艾四林、田延辉、邓晖、田毅松、张帅、陈迪、杨小斌、张梦梦。数据分析支持:讴客青年成长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