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母婴店游泳感染水瘊子?医生提醒不共用浴巾
近日,山东淄博张女士带一岁多宝宝去母婴店游泳,一个月后浑身出现小疙瘩,送医院检查后是感染水疣。7月4日,这一话题冲上热搜,引起宝妈们的广泛关注,话题阅读人次超500万。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皮肤科主任吴良才提醒,婴幼儿游泳应谨防传染性水疣等传染性疾病。当家长发现孩子有可疑皮疹时应尽早就医,如发生水疣应避免搔抓,以免扩散传染,注意个人卫生,不共用浴巾。
公共泳池游泳 宝宝感染水疣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视频里,孩子妈妈张女士介绍,医生说此病潜伏期半年左右,在公共泳池可能会被传染。后面给孩子身体涂上麻药,用镊子挑破,大概花了二百多块钱。目前孩子身体还有疙瘩,没完全消除。最后提醒大家不要到公共泳池去玩。
吴良才表示,水疣,其实是传染性软疣,是由传染性软疣病毒(MCV)感染所致的传染性皮肤病,俗称“水瘊子”。
据悉,传染性软疣属于一种痘病毒,是一种古老的疾病,常见于儿童,也见于性活跃人群和免疫功能低下者。作为一种非季节性的普通疾病,各季节患者人数保持稳定。
“皮肤科接诊患传染性软疣的儿童,在临床上很普遍平常,家长不必过度惊慌。”吴良才说。
传染性软疣最初表现为白色、半球形丘疹,会逐渐增大到5-10毫米,中央微凹如脐窝,有蜡样光泽,挑破顶端后,可挤出一种被称为软疣小体的白色乳酪样物质。儿童多出现在前胸、后背,面、颈部或身体其他部位,数量从几个到几十个不等。成人则出现在生殖器、臀部、下腹部、耻骨部及大腿内侧等部位。
图源网络
我是怎么被传染水瘊子的?
很多家长认为水瘊子名称里带“水”,那么可能是被污染的水源传染的,从而限制孩子去水上乐园、公共泳池等场所,但其实二者间并无关系。
水瘊子有三种传播途径:直接传播、间接传播和自体接种传染和传播。直接传播包括父母通过亲密接触传染给孩子,情侣通过性行为相互传染;间接传播包括使用公共洗浴场所的共用不洁浴巾或搓澡巾;自体接种传染和传播通常是孩子自己抓破,或搓澡过于用力而搓破传染性软疣,造成身体其他部位被传染。
吴良才提醒,孩子的皮肤娇嫩,很容易感染病毒,所以去公共泳池等地方时,最好自备毛巾,避免孩子抓挠皮肤。
如何防治和治疗?医生有话说
遇到传染性软疣,医生往往采用滚动刮油的护理治疗,用医用刮匙将其刮去。除此之外,还有疣体夹除术(用镊子夹除或锋利的器械刮除)、液氮冷冻法以及激光疗法等治疗方法。如果合并感染,需要外用2%莫匹罗星控制感染,感染控制后再行夹除。治疗后要注意涂抹碘伏,避免反复感染。
因其潜伏期短则一周,长达半年,平均2至3个月,所以局部治疗通常一次不能治愈,如果有新发的软疣应及时就诊,反复刮除,直至不再复发。切忌在家自行处理传染性软疣,患者频繁出入公共场所,可能造成二次传播。
想要避免感染传染性软疣,吴良才有以下建议:
1、 减少刮破表皮的破损概率,包括摩擦、揉搓、抠挖脚下皮肤等行为;
2、平时注意个人卫生。勤换衣物,不与他人共用洁具,特别是浴巾、搓澡巾;
3、注意营养。提高自身免疫能力,以降低感染传染性软疣的概率;
4、已经感染传染性软疣的,不要去公共医院等场所;未感染的,也勿过度紧张。
采写:南都记者杨丽云 实习生 章嘉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