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时,我们总是用一些直接的学习引导手段如加强作业检查力度、增加作业分量、传授解题技巧、维护课堂秩序等,来督促学生,可结果往往不能令人满意。也许,学生的需要并不在这里,不如换个思维,从一些非认知因素侧面入手,或许会有超乎意料的收获,从而达到同样的学习目标。非认知因素又称非智力因素,是指以认知活动为主要特征的、智力因素以外的、不直接参与认知活动过程却又深刻影响认知活动的效率效果的心理因素的总称,主要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


(相关资料图)

巧借非认知因素让学生爱上学习

2021年我在浙江省杭州市下沙中学工作时曾带了一个七年级的平行班,他们第一次月考测试的成绩让我震惊:很多学生不及格,及格的学生成绩同样不容乐观。我下定决心,全面整顿班级的学风。我开始每天加大作业量,以期学生通过大量练习提高学习成绩;我开始严抓班级纪律,不允许学生出现吵闹和走神的行为;我开始大量传授解题技巧,以期学生把失分率降到最低;我开始加大作业检查的力度,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可坚持了半个月后,我发现学生非但没有提高学习成绩,反而与我的距离越来越疏远。这使我的整顿计划陷入僵局,我问自己:我真正找到问题的症结了吗?

我不断反思后冒出了一个想法:很多时候学生不愿学习,或许不是他们内心的求知欲不够,而可能是外界给他们施加的压力太大了。更直白地说,可能有时我们所教的方式并不是学生喜欢的方式,这样如何让学生爱上学习?又谈何提高学生成绩呢?想到这点之后,我另辟蹊径,走近学生,采用他们喜爱的方式来接触他们,来刺激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我是从早读改革开始的。一般的语文早读都是让学生一直读一直背。试想,长此以往,学生不会感到无聊、枯燥吗?我改变早读模式,尝试引导学生在早读时间进行朗读比赛、才艺展示甚至情景剧表演。如此一来,不但激发了学生对朗读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更让学生通过情景剧对课本的文章内容有了更深的印象。

除了早读方式的改革外,我还对上课方式进行改变。我不再是“填鸭式”一个劲儿讲,而是把发言机会留给学生,让他们尽量表达自己的观点,以此打开他们的思路。当学生在谈论是“撒盐空中差可拟”好还是“未若柳絮因风起”好而争辩不休时,我特意拿出一节课组织他们继续辩论。学生们辩得酣畅淋漓,这件事后来还反馈到了学生作文当中。

课堂之外,我还下了很多功夫。学校对工会活动室进行了改造,里面的健身设备应有尽有,可是班里的学生下课时只能到体育馆中玩乒乓球。为了增加课间活动的丰富性,我带着学生们进健身房玩儿。虽然这些事情表面上与学习无关,但从那以后,学生和我的距离越来越近了,而“亲其师”自然“信其道”。

果不其然,三个月后的期末考结果出来,班上绝大部分学生都进步了,及格率提高了近百分之二十,优良率也提高了百分之十五。这是我意料之中的,因为我知道,只有先走近学生让他们接受你,他们才能接受你的学科。当他们觉得与你相处拥有无尽快乐时,课堂上学习的阻力就不会那么大了,这是让学生感受到教师魅力的第一步。第二步,就是采取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教授知识,让学生彻底爱上你的学科。

善用非认知因素让学生建立自信

除了班上的学生外,我还经常辅导食堂师傅的儿子陈同学。陈同学头脑十分聪明,学习基础不错,思维也十分敏捷,但上初中后成绩总不理想。陈师傅告诉我,原来陈同学读小学时表现十分突出,不但经常捧回体育大奖,作文也被收录到校报中,可能是读初中后高手多逐渐丧失了信心,导致现在的状况。眼见升学无望,陈师傅夫妇焦急得不得了。

在跟陈同学接触之后,我发现他的主要问题在于学习内驱力不足,做事情难以坚持下去。同时,我发现他的语文功底不错,对写作颇有兴趣,可语文老师说他经常写作跑题,作文成绩总不理想,这直接导致了语文成绩的不理想,语文学习的不如意又影响到了他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信心。结合这两方面实际,我开始思考对策,决定依循陈同学的爱好逐渐培养其自信心。

于是,我开始每周给他布置一篇作文,等他写完之后再详细批讲。我详细批讲的根本目的并不是提高他的作文水平和语文水平,而是想提高他的学习自信心,再引导他将这种自信心蔓延到其他学科,从而带动各个学科的进步。一个月后,他的成绩有了一定进步;两个月后,他的成绩再次有了稳定提升;三个月后的期末考,他出乎意料地考进了年级前两百名,达到我和他当初设下的目标。

我想,陈同学学习进步的原因与我班上学生学习进步的原因其实是一样的:在学生学习遇阻时,我没有一味地施压与责备,而是要舒其内心、扬其志气;我没有直道取胜,而是借道迂回;我没有采取激将法,而是采取和风细雨式的感化。

从表面上看,我所做的一系列事情似乎与提高成绩并没有直接关系,但学生更喜此类做法,是调动非认知因素增加了他们的快乐体验,大大提高了他们的自信心,而自信心慢慢累积的同时自主性也在不断增加,学习成绩怎能不跟着同时进步呢?可见,非认知因素是教育的一大利器,它同样可以帮助学生达到学习目标,关键要看教师如何利用和引导。

(作者单位系北京师范大学)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