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乐山师范学院(以下简称“乐山师院”)根植师范教育的办学传统与底色,把教师作为学校发展的灵魂,把教师团队作为办学核心竞争力的第一要素,以深厚教育情怀立德树人,以卓越教师团队推动学校事业蒸蒸日上。
聚力党建与思政团队建设 厚植人民情怀培根铸魂
走进全省高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乐山师院电子信息与人工智能学院的辅导员之家,四川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基层党支部书记谭红梅正带领一批年轻的辅导员,对近期的学生动态开展研讨。翻开他们的笔记本,里面写满了学生请假销假、寝室问题等琐碎事。但在他们的眼中,学生的事无小事。谭红梅说:“把学生的事时时刻刻装在心中,这是我的本职工作。”
与谭红梅一样,乐山师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张红丽也是辅导员之家的一员,并成为辅导员队伍与思政课教师团队的联系桥梁。思政课教师团队把“上好每一堂思政课”作为质量追求,把辅导员之家日常的工作案例吸收到课堂教学中,带头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团队成员获全省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比赛特等奖等。他们发起成立的“乐师红帆”师生理论宣讲团,深入社区与农村进行宣讲。2020年以来,累计宣讲120余场,听众3万余人,把党的创新理论送到百姓心中。
5月18日,乐山师院自强楼五楼会议室气氛热烈,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本学期第二次工作交流会正在举行,围绕网络思政、抗疫思政等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热点,共商培根铸魂良策。自该校获批全省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以来,这样的面对面研讨已成为工作常态。
近年来,乐山师院有5个基层党组织入选全省高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样板支部和“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培育单位,立项建设省级“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示范课程、示范专业、示范中心以及思政工作精品项目23个,被授予“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省级文明校园”等称号。
聚力专业与课程团队建设 深植传道情怀教书育人
聚焦教学质量建设,乐山师院近年来倾力打造了一批专业与课程优秀教学团队,特殊教育教学团队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这个由全国优秀教师、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组成的课程教学优秀团队,在课程思政建设与教学改革方面,积极探索“特教+”师范生能力培养模式,助推学校人才培养特色发展。团队成员李秀老师为了上好“融合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课程,经常深入一线学校调研,带领学生到儿童教康中心实验实训,帮助学生提升制定和实施“个别化教育支持计划”的意识和能力,团队构建的“普特融合、康教结合师资培养新模式”荣获两届四川省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新闻学专业是乐山师院首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支撑该专业迈进国家级梯队建设的是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团队成员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引领,带领学生开展关注抗战老兵、关注留守儿童、关心孤寡老人的“三关”主题采访活动,形成了新闻专业的实践育人特色。
乐山师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核心课程群教学团队在全国优秀教师高仕龙的带领下,在课程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推进“研讨式”和“启发式”教学,构建课内课外一体化教学模式,获得了全国高校大学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一等奖等省级以上教学奖50余项。
优秀教学团队育才成效凸显。2012年以来,乐山师院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20项,立项建设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一流本科课程、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专业综合改革项目、新农科项目、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等7个国家级项目,230多个省级专业课程类及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获得国家级奖项1100余项,省级奖项3600多项。
聚力学科与科研团队建设 践行家国情怀创新育人
2020年5月,根际微生态促生系统成果在草原沙化退化综合治理修复中的推广应用在阿坝州若尔盖县和红原县同时启动,主持这一项目的是乐山师院林学团队。这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团队,35名成员中有正高级职称18人、副高级职称12人、博士27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3人,近5年承担国家级、省部级项目30余项,研究经费超3000万元,获批授权发明专利10项,科研成果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6项、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2项。团队科研成果服务全国竹区超20万亩,间接或直接经济效益超20亿元。团队领衔专家杨瑶君教授说:“做科研就是要做在祖国的大地上,服务林竹产业发展,正是我们林竹科研人的使命担当。”
中国现代著名文学家郭沫若出生于乐山,乐山师院长期以来以郭沫若研究为己任。2018年,团队在廖久明教授的带领下,获得了全校首个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结项优秀,出版《郭沫若研究文献汇要》(14卷本)等重量级研究成果,为擦亮乐山地方文化品牌提供了有力支撑。廖久明教授说:“团队做好史料收集、整理和研究,努力为我国的人文科学发展贡献力量。”
成立于2015年的“农村教育的历史发展与当代改革研究团队”被四川省社科联授牌“四川省社会科学高水平研究团队”。经过7年的建设,在负责人杜学元教授的带领下,团队聚焦农村教育师资、特殊教育发展、彝族地区教育扶贫、融合教育等重点领域与前沿热点问题开展研究,其研究成果荣获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以科研促教学,以科研促发展,乐山师院打造高水平科研团队,获得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00余项;荣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0项,四川省科技进步奖、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共8项。该校教师发表SCI、SSCI收录论文及国内核心期刊论文4000余篇,禹小波博士以第一作者在《Nature》发表论文。
聚力服务地方团队建设 涵养乡邦情怀实践育人
乐山师院对接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与乐山市人民政府开展全面战略合作,建有乡村振兴研究院、峨眉山研究院、大渡河流域研究院等体现区域特色的科研机构和资源平台。特别是在精准扶贫、旅游扶贫与乡村振兴、光伏产业人才培养、灾害预警等方面打造了多个优秀团队,取得了显著成绩。
近10年来,乐山师院在雷波、布拖、美姑、九寨沟、丹巴、马边、沐川、峨边等地持续开展顶岗支教教育扶贫工作,派出顶岗支教学生近3000人,缓解了当地师资短缺的困难。为保障教学质量,乐山师院组建了一支教育扶贫顶岗支教巡视指导团队,团队成员走遍所有支援学校,行程上万里,指导学生2670余人次,听课评课近1800节,组织各级各类座谈会近260场次,把知识与方法送到基层,把教研与教改带进课堂,把育人与温暖带到一线。
为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乐山师院发挥旅游地理学科优势,打造了一支旅游扶贫与乡村振兴团队。团队成员走访巴山蜀水,足迹遍及乌蒙山区和大小凉山彝区,提出了促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旅游经济协调发展、推进“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等对策建议,为当地开展旅游规划、培训乡村旅游骨干人才献计献策。
2021年,在省委、省政府赋予乐山建设“中国绿色硅谷”的使命感召下,乐山师院联合乐山市政府、地方高校、当地企业,成立了乐山西部硅材料光伏新能源产业技术研究院,并获批为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其核心智力支撑正是光伏新能源材料团队。团队负责人胡育博士说:“新能源的未来前景可期,我们团队有信心为全省新能源产业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乐山师院全校上下正以踔厉奋发的姿态,深入实施“1329”发展战略,坚定不移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道路,朝着特色鲜明的省属一流师范院校奋斗目标勇毅前行,为我省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