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上的事情》(增订版)

苇 岸 著 冯秋子 编


【资料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迄今为止的三次工业革命,促使人类的生产力得到空前提高,丰富和改善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在工业文明高歌猛进的时刻,诸多西方学者听到了“人”并不“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的警钟。

1933年,英国哲学家利奥波德主张把伦理学领域扩大到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只有“对其他生物伙伴产生一种同胞感”,人类才能安全地栖居于大地上。当这种感受升华到哲学层面时,大地伦理(land ethic)诞生了:“从生态学的角度解释历史,清楚地说明人实际上只是生物体系中的一部分。迄今为止仅用人文观点来解释的诸多历史事件,实际上是人与土地之间的生物作用。”

利奥波德的大地伦理是苇岸所崇仰的,其源头是在1986年冬阅读了诗人海子介绍的《瓦尔登湖》。这本书,让苇岸获得一次新生,“它使我建立了一种信仰,确立了我今后朴素的生活方式”,也最终导致他的创作从诗歌走向散文,“我幸福地感到,我对它的喜爱,超过了任何诗歌”。一路下来,列夫·托尔斯泰、泰戈尔、惠特曼、利奥波德等确立了他的信仰,塑造了他的写作面貌。1988年初,他写了第一篇散文《去看白桦林》。在这篇文章中,大地伦理已有所体现,“我深信它们与我没有本质的区别”,“我相信,白桦树淳朴正直的形象,是我灵魂与生命的象征”。彼时,他有一份令人满意的工作,与社会可以保持必要的距离,夜晚授课,上午阅读和写作,暑假自费旅行。他去观察自然法则,并相信在人类社会中也同样适用。1998年,他选择北京昌平一处农田为固定地点,实地观察、拍摄、记录,进行廿四节气的写作。1999年,在病中写出最后一则《廿四节气 谷雨》后,39岁的他患疾而终,留下了平易而朴素、庄重而熠熠生辉的简短篇章,至今,仍穿越时间和读者的心灵,触发人们去思考大地上的事情。

大地伦理在今天被很多人接受,虽然多是在理论层面或者口头上。相较而言,离世20多年的苇岸至今仍是个异数,因为他葆有“一个作家应有的与万物荣誉与共的灵魂”。他的作品直接奔赴于大地伦理,“我是生活在托尔斯泰和梭罗‘阴影’中的人”。梭罗在瓦尔登湖,利奥波德在沙乡,苇岸在昌平,阅读大地、书写大地。

海子死后,苇岸不无感慨道:“他身后的一切,还仅限于朋友们私下的种种努力。”吊诡的是,他的这份感慨也在自己身后应验。其生前出版的《大地上的事情》只有14万字,印了1000册。2014年出版的《大地上的事情》,编选了苇岸关于自然写作的所有成形作品,13万字不到。而苇岸何以成为苇岸,对于社会及其文明进程的意义和影响何在?林莽、张秋子、韩小蕙等一众朋友,以及苇岸的家人历经数年辛劳地搜罗、整理其作品及后续传播情况,于是有了这本增订版。

增订版以苇岸生前编定的《大地上的事情》为基础,新增未曾辑录成书的散文、随笔20篇,诗歌22首,书信一封,译文两篇,分成七辑,为其作品目前为止最全版本,还附录《苇岸生平及创作年表》《苇岸作品的后续传播》,整体篇幅有30余万字。如此,他各类体裁的作品际会,汇聚其独有的“精神元素和艺术特质”,展现出大地伦理的生长与蔓延,提供给读者更为深远的认识空间。

正如作家林贤治所说:“苇岸的存在是大地上的事情,他与大地同在。”始终发自内心地追求大地伦理,这是最好的归宿。

作者:方怀银

编辑:蒋楚婷

责任编辑:朱自奋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