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彩是中国古代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新黄河记者在2月24日召开的济南市考古研究院关于樊家遗址唐代朱满墓考古发掘情况通报会上获悉,考古人员在济南市历城区唐王街道樊家村东的樊家遗址唐代朱满墓(M49)发掘出50余件三彩俑,为山东地区出土唐三彩器数量最多、造型最全、制作最精美的一次发现,属于山东地区的重要考古发现。

配合基础设施建设,发现241座古墓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樊家遗址考古项目负责人、济南市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何利介绍,樊家遗址位于巨野河、小清河、白云湖交汇平原地带。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济南市考古研究院为配合基础设施建设,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共清理各时期墓葬241座、灰坑101个,灰沟2条、井2口、灶1个。墓葬时代涉及龙山、两周、汉代、北朝及唐宋元明清,墓葬以东周、汉、北朝为多,灰坑主要为龙山时代,少数为东周时期。出土器物565件(组),包括铜镜、铜钱、铜饰品、铜戈、铁刀、铁犁、铁剑,陶罐、陶鬲、黑陶杯、陶豆、陶鼎,瓷碗、瓷瓶、瓷盘,三彩俑,漆器、瓦当、筒板瓦等等。其中唐代朱满墓葬(M49)出土50余件三彩俑、20余件瓷器及墓志铭,为本次考古发掘最重要之收获。

50余件唐三彩华彩亮相,创多项“山东之最”

何利介绍,M49位于发掘区南部,东部被元代墓打破,墓葬形制总体呈“刀把型”,通长10.28米。由梯形斜坡式墓道、砖砌假甬道和方形砖砌墓室组成。墓道残长 6.55米、宽1—1.9米,深2.3米。墓门前砖砌假甬道,底部放置三彩天王俑1件,砸碎铺地,其上放置一盒墓志铭。墓室近方形,内边长3米。墓室内西侧放置棺椁一具,内置人骨2具。

令人惊喜的是,墓室内棺椁东侧随葬50余件唐三彩,种类有天王俑2件、镇墓兽2件、胡人骑马2件、胡人牵骆驼2件、侍从14件、胡人俑5件、六畜12件、牛车1件组、灶1件、井1件、臼1件、磨5件等。

唐三彩出土时场景(本组照片由济南市考古研究院提供)

对此次出土的唐三彩,何利表示“非常难得”,“唐三彩始于初唐,盛于盛唐,根据墓志铭,这批三彩的埋藏时间是唐开元三年(公元715年),因此可谓唐三彩之典型代表。另外,唐三彩此前多出土于唐代两京地区,在济南能一次性发现这么多件,殊为难得。而这批唐三彩既有天王俑等高达一米多的大型俑,又有灶、井等小型俑,而且种类多样、形制丰富,十分难得。”何利表示,根据以往国内唐三彩的出土情况,不同大小的俑往往又出自不同的窑口,因此这批三彩俑对研究当时烧制唐三彩的窑口也极为重要。

何利表示,由于年代久远,墓葬中的唐三彩不少被压碎,但其中很多小型俑幸运地完整留存,“虽然有被压碎的情况,但由于墓室保存完整,所有碎片都保存了下来”,因此下一步,济南市考古研究院将对这批三彩俑进行仔细修复和研究。“总而言之,这是山东地区出土唐三彩器数量最多、造型最全、制作最精美的一次发现”。

另外,同时此墓还出土白瓷器20余件,均为浅圈足或假圈足底部内凹,具有中晚唐瓷器特征,此次在开元三年(公元715年)盛唐时期墓葬出现,为认识唐代瓷器的演化规律及断代标准提供了新的材料。

此次发掘出土的部分唐三彩已在济南考古馆展出(本组照片由新黄河记者钱欢青摄)

墓主人朱满系出“名门望族”

难得的是,此次考古发掘还发现了墓志铭,墓主人身份因此得以确定为朱满。何利表示,根据文献记载及以往考古发现,乐陵朱氏在北朝时期为名门望族,分支迁往青州,世代担任州郡长官。又据青州此前出土之朱绪墓志、朱神达墓志记载,可知,北朝、隋唐之际,乐陵确有朱氏为典型的门阀士族,世代担任州郡长官。这次发掘的开元三年葬于“故郡城东南”的墓主朱满,是否为担任该郡长官的朱氏后人呢?何利表示,虽然墓主的谱系尚未十分明确,而此次发现朱满墓,又属记载及以往发现所未有,但显而易见,这次发掘对研究鲁北地区北朝至唐代人口变迁亦有重要意义。

为寻找西晋至唐代的“济南郡城”提供重要线索

何利表示,此次考古发掘还证实了樊家遗址自龙山文化至清代为重要遗址,此处春秋时为台邑墓地,汉代为台县墓地,南北朝时期为齐州东魏郡墓地。此次发掘的朱满墓志铭中写有“葬于故郡城东南”,何利表示,樊家遗址西北约300米的亓家遗址,与樊家遗址同时,文化内涵相似,为春秋时期台邑,汉代台城,南北朝魏郡、东魏郡郡城所在。考古发现情况和文献记载多有吻合,同时亦能证明此去南约5公里的城子遗址即为《太平寰宇记》所载全节县。

何利表示,“济南城自永嘉年间西迁,城址一直未得到考古资料实证,现济南老城区以往考古发现,城墙为宋代始建,沿用至今,唐代之前未见实证材料,因此济南城在西晋至唐代之间具体城望位于何处至今唯一谜题。此次考古发现对台城及东魏郡的证实,对于以后寻找济南郡城有着重要的意义。”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