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新时代高校理论与实践教学深度融合专题研讨会在中国矿业大学举行。研讨会上,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联合厦门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10所高校共同完成的《新时代高校理论与实践教学深度融合若干问题观察报告》(以下简称《观察报告》)正式发布。

《观察报告》在高校调查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集成了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理念,整合了数十位高校教师的实践与理论研究成果,通过系统总结我国高校理论与实践教学深度融合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寻求解决理论与实践教学深度融合发展的有效途径,以期为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供示范借鉴。

克服理论实践融合不到位的短板

2019年,为贯彻落实《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精神,教育部启动实施了“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大力推进新工科、新文科、新医科和新农科建设,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加强理论与实践教学融合的一体化平台建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深度融合是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是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也是世界格局变化的要求。

《观察报告》提出,当前,我国教育教学已进入内涵发展、质量提升、改革攻坚的关键时期,高校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深度融合也处于历史最佳时期,但是还存在着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不够凸显,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机制不完善,课程体系、教材建设、教学设计、教学安排、教学评价不到位等短板。

新时期,我国各高校需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以创新发展为主旨,对理论与实践教学进行系统改革,努力将理论与实践教学深度融合,构建一套比较科学、与国家战略吻合的人才培养体系。

加强理论实践教学融合体系设计

迈向高等教育强国,必须加强理论与实践教学融合体系设计。课题组面向100多所各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进行的问卷调查,揭示了我国高等教育在教学模式、全域课堂、实习实训、社会实践、毕业论文(设计)、创新创业教育、实验教学等方面面临的主要障碍以及在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条件支撑、质量保障等方面的现状。

报告指出,要从学科体系、专业体系、教学体系、课程体系、管理体系视角构筑我国高校理论与实践教学融合的集成体系,分别设计创新创业体系、新工科培养体系、新农科培养体系、新文科培养体系、新医科培养体系。

“推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深度融合,就是要防止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节,出现‘两张皮’现象,解决理论脱离实际问题,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教学时运用实践案例,实践教学时有理论支撑,把实践经验总结上升为理论,在理论指导下深化实践,构建课堂教学—学术活动—科学实验—生产实习—工程实训—社会实践‘六元结构’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的课程体系、教材体系、教学体系和评价体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张大良说。

从实际出发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研讨会上,中国矿业大学副校长曹德欣提出,本科教育教学体系应积极践行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专业交叉融合、科教融合,坚持将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育与国际化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在厦门大学教务处处长计国君看来,本科教育改革需要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啃硬骨头、涉险滩,要在治“水”、炼“金”、厚“质”、深“融”四方面下功夫,加强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设计与建设。

东南大学教务处副处长沈孝兵则认为,学校应始终坚持卓越化、国际化与研究型的新理念,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大力推进教学模式改革。合肥学院质量评估处处长余国江阐释了协同推进、内涵发展、资源保障、质量评价等八位一体的系统构建应用型大学建设理论与实践体系。

陕西科技大学教务处处长杨海波提出,通过“重基础、促融合、助发展”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助力教育教学质量水平提升。

近年来,我国高校一直在探索课堂教学变革,“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深入人心,研究型教学模式广泛运用,混合式、翻转课堂等教学新模式不断涌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持续深化,高校正在构建完善适合本校实际、独具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安佳乐 王瑶)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