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从教几年,我跌跌撞撞走过懵懂的成长期,想再往前,却举步维艰。

在引荐下,我有幸加入了华应龙名师工作室,如今三年过去了,我并没有获得太多高深、神秘的“成功秘籍”,却在华老师身上、在“化错”团队中,看到、听到、学到了最简单、最朴素的道理:甘坐“冷板凳”,肯下“笨功夫”。静下心来,经历无数次平凡、枯燥、单调,坚持做好每一件你认为值得的事情。

还记得,毕业后再也没提笔的我开始尝试第一次专业写作。一篇教学赏析前后写了三个多月,在反复修改十多稿自觉满意后,鼓起勇气去寻求华老师指点。文章发出后,内心焦急而忐忑,既渴望得到夸赞,又怕自己文笔稚嫩、内容浅显,更期待文章发表。在煎熬的等待中,电话里传来正在度假的华老师温厚的声音:“恭喜炉枝,看得出炉枝用心了。”

在40多分钟的通话中,从文章标题到结构,从观点提炼到结尾升华,从字词运用到句式选择,甚至文章中错漏的几个标点符号,华老师都一一悉心修正……回过头看,文章除了教学的片段描述,几乎要推翻全改,可以想象有多糟糕。后来,我才懂得,这就是“化错”的最高境界:错而自化。

回北京后,华老师又特意寄来书,并鼓励我:“炉枝,您主要读得太少,多读相关章节,加强语感”“炉枝,800=1,读800个字写1个字,那个字才有味道”……

从此,有片刻空闲,我不再习惯性地打开手机,而是捧读随身携带的书,读完又去搜集相关文章来读。接下来的半年,我就这样读读改改,改改读读。颓丧想放弃时想起华老师的教导:“炉枝,您知道‘一万小时定律’吗?坚持!”顿时又会充满力量。无数繁星下,有时一坐就是几个小时,到了深夜都不自知。

最初,我是为了写作去读书,觉得不过瘾,就把学校图书馆感兴趣的书借来读了个遍。慢慢地,阅读竟像吃饭睡觉一样自然,以至于现在一日不读,就像忘记呼吸一般窘迫。原来,读书也会上瘾。

在“饱读书”时,文章修改起来越来越顺手,我的第一篇专业稿件在“十月怀胎”后,终于发表。那一天,我喜极而泣,热泪盈眶。

此后,我爱上了写作,作品陆续发表在各类专业报刊上;我迷上了阅读,读书成了我的生活方式;我恋上了思考,各类思维创作在课堂迸发。三年一路走来,我幸福地发现,一次专业写作的振翅,引发了成长的蝴蝶效应。持续不断的专业写作推动了“读”,深化了“思”,升华了“行”,为教育实践插上了翱翔的翅膀,带我飞向了更广阔的天地,开辟了新视界。

(作者:罗炉枝单位系江西省南昌市邮政路小学教育集团)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