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王军教授申报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黄河三角洲典型酞酸酯的迁移转化机制及生态毒理效应”获准立项,项目将聚焦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壤中酞酸酯的污染问题,构建降解和消减体系,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黄河三角洲无论是生态保护还是农业开发,都有战略意义,抗盐碱作物发展对中国粮仓、中国饭碗起到积极的保障作用”。王军说。
近年来,山东农业大学科研团队在白花花的盐碱地上建起了混交林、蔬菜棚,培育了抗盐碱的农作物品种,筛选推广苜蓿、芒草等抗盐碱动物饲料,为黄河流域盐碱地治理打造了范例,向当地百姓交出了自己的“多彩答卷”。
向盐碱地要粮食
黄河三角洲是泥沙沉积形成的新土地,一直受到海水的侵蚀,其盐碱含量远超正常值。要长好庄稼,必须把盐碱排出去。
相比于传统的渠道输水和明沟排水,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陈为峰创新思路,他采用管道灌溉淋洗、暗管排水排盐的方法,土壤脱盐率提高25%,增产达15%以上。目前该模式已在黄河三角洲推广了数十万亩。
埋暗管是物理改良,泥沙调理也是。山东农业大学水利土木工程学院教授毛伟兵把黄河三角洲干渠里淤积的黄泥沙,按照研制出的科学配比,铺撒在了小开河引黄灌渠、滨州市水落坡乡等四五百亩试验地上。配沙改良过的盐碱地饱和导水率大幅增加,表层含盐量减少96%,可使小麦增产1.3倍,棉花增产20%。
作物秸秆原状或部分粉碎还田覆盖免耕,可以降低农田土壤的水分蒸发,控制耕层土壤的盐分聚集,提高作物出苗率和产量。该校资环学院的科研团队,摸索出的这个低成本又简便易行的方法,深受当地百姓的喜爱。免耕不仅降低土壤表层水分蒸发,保墒蓄水,还能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保墒蓄水能力。
让盐碱地变绿洲
盐碱地上如果能栽树成功,可迅速恢复植被,改善生态气候,比种庄稼省事。经过多年探索,该校林业专家孙仲序成功培育出高抗盐碱的转基因杨树。他的学生曹帮华教授,又培育出山农1号到4号4个高抗盐刺槐品种,在含盐量千分之四的盐碱地上能够顽强生长。如今,这几个刺槐品种已经在黄河三角洲推广了1000多亩。
苜蓿是牧草之王,牛羊饲用能显著提高肉和奶的品质,盐碱地上生长的苜蓿还能减少羊肉的膻味。该校动科学院张桂国教授选育了苜蓿、田菁等品种陆续在黄三角示范推广,如今已经指导无棣绿风农牧集团种植了7000多亩紫花苜蓿。除了种苜蓿,公司在他们团队的指导下,一部分土地做燕麦草和棉花的轮作,实现了苜蓿草和燕麦草饲料的双双国产化。
近些年,农学院教授陈翠霞团队培育的耐盐碱芒草杂交种,在中度和重度盐碱地上种植了几十亩,最高亩产量达到3500公斤。芒草是重要的能源草和饲草,还可用于工业造纸。在盐碱地上种植芒草,实现了盐碱地土壤改良,让过去荒芜的盐碱地变成了绿洲。
让盐碱地实现综合效益
近几年,该校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诸葛玉平着眼综合效益,研发的水肥运筹关键技术在黄河三角洲得到大力推广。水肥运筹,即根据土壤盐分状况、土壤肥力状况、作物需肥规律,在生产过程中合理协调灌水和施肥,达到控制土壤盐碱、提高土壤肥力、促进作物生长和提高作物产量的目的。这套独具特色的盐碱地耕层土壤快速降盐脱盐和高效培肥技术体系,在黄河三角洲示范推广4万多亩,土壤表层盐分降低21.97%,水分利用率提高1.26倍,小麦产量提高了15.4%,同时改善了土壤结构,优化了土壤微生物群落。
像诸葛玉平教授一样,资源与环境学院科研团队利用现代遥感信息技术手段实时、定点监测黄河三角洲土壤水盐动态,更新完善科研数据。集成秸秆覆盖免耕等农艺措施和上农下渔、深沟条田、暗管改碱等工程措施技术改造盐碱地,实现了改良技术的模式创新,提高了黄河三角洲的综合效益。
前不久,该学院“金种罩”创业团队刚刚摘得山东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在青年教师刘之广带领下,学生团队研制出了可以用大型机械播出的丸粒化种衣剂,在东营盐碱地中使用,较传统包衣种子,每亩可增产41%,经济效益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