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8月的冰城,秋高气爽。22日,在松花江畔哈尔滨香格里拉大酒店内,2023哈尔滨城市品牌创意峰会如期举行。多位国内创意设计、品牌营销领域的专家大咖就城市品牌建设、创意设计、文旅融合等多角度展开了一场“头脑风暴”,共谋城市品牌和创意未来,进一步为构筑哈尔滨城市形象和品牌把脉开方。论坛现场聚焦“城市·创意·未来”这一主题,国内一流的品牌建设嘉宾、业界龙头精英和专家智库人才,交流探讨,共谋发展,为哈尔滨打造“创意设计之都”分享好经验,催生好创意。打造城市IP 讲好故事助力城市品牌建设谈到对城市品牌的看法,第四次来哈尔滨的胜加集团联席总裁、洞见创始人滕丽华直言,哈尔滨是一座具有高颜值、高科技感的城市,每一次来都有不同的认识,历史与现代融合下,城市形象非常多元。滕丽华滕丽华把一个城市比作一个目的地,如何打造城市品牌或者说目的地品牌,首先要根据区域所在的发展阶段,深挖在地优势,形成差异化的定位,然后在品格上深耕、传承、演绎在地文化,提炼出城市品牌的精神所在。其次是系统性地策划,进行可持续运营。打造城市品牌最终目的是服务公众,以城市高质量发展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所以打造城市品牌是否成功一定要看公众,结合时代特色蓄势赢得公众的认可。城市品牌建设离不开创意,如何运用创意加持城市品牌塑造,扩大影响力?滕丽华认为,讲好城市故事尤为重要,借助活动城市就有“出圈”的机会,要充分挖掘独到的优势资源,“现在每个人都可以直播、制作小视频,要利用好这些新兴传播手段,做好策划,讲好城市故事,打造城市IP,吸引更多的人关注。”汤涤“瞄准哈尔滨市在景观、产品、文化等方面的突出特点,发挥好创意,打造高人气城市IP。”优迦&天观合伙人汤涤从专业角度给出了建议,城市本身是一种文化生活形态,每座城市皆有其不同的历史传承、自然风貌、人文景观等,形成了这座城市独特的多元地域文化。哈尔滨要充分了解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整合利用冰雪资源、欧陆风情建筑、音乐节等多元城市元素,把城市IP打造成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并通过打造创意主题街区、举办形式新颖的文化创意活动等赓续城市文脉,为哈尔滨市打造“创意设计之都”、发展创意设计产业提供重要的文化支撑和应用空间。借势亚冬会 推动冰雪产业可持续发展前不久,哈尔滨成功获得2025年第九届亚冬会举办权。从那一刻起,“亚冬会哈尔滨时间”正式开启。此次峰会上,亚冬会、哈尔滨再次成为热词,如何乘着这场全亚洲冬季体育盛会的东风,把握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机遇,成为与会嘉宾们的关注热点。王旭哈尔滨举办亚冬会,不仅将提升黑龙江省“带动三亿人参加冰雪运动”的核心区地位,也将为冰雪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如何做好冰雪产业可持续发展?SMART度假产业专委会秘书长、博鳌文创院院长王旭认为,哈尔滨市应借助亚冬会这一契机,统筹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对市区闲置空间再更新,并赋予其多重功能,使之在亚冬会全程都能有效利用。同时,打造以冰雪为主题的旅游产品——娱乐、艺术、度假、体育和研学,塑造独具特色的冰雪旅游品牌。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充分挖掘冰雪文化资源、提升冰雪文化内涵,以冰雪产业为主要力量,积极带动其他相关产业链条式发展。夏磊北京清美道合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联席院长夏磊探讨了灯光点亮冰城的路径和价值。夏磊说,冰雪、寒冷的气候,都是哈尔滨得天独厚的资源,把冰作为这个城市的定义非常好,如何让它们在夜晚焕发活力,打造灯光节是一个选择,让灯光点亮冰城。从策划先行、运营前置、规划引领、多元设计、全民参与、广泛传播,吸引艺术院校、设计机构来进行创意和研发,在景区、在商业地产领域,打造整体全域的灯光节。“2025年亚冬会,哈尔滨势必会在短期内有一定强度的曝光量,除短期影响力外,更要有长期的考虑,短期、长期相结合,所谓量体裁衣,融合冰雪节、滑雪节整体推进,打造IP。”夏磊说。喜爱运动的滕丽华也给出看法。她认为,亚冬会需要整个城市动起来,让全体市民都参与其中,从一个个小个体的视角讲故事。唐健铭融合创新 用文化的力量提振旅游产业“场景力”是城市创新的重要核心体系,其中住宿、餐饮、景区等生活场景服务窗口,更是在地文化与价值观向商旅消费者分享与输出的重要阵地,是带动城市增长新动力。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副会长、广东省旅游协会副会长、广州携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战略官唐健铭表示,文旅价值融合,是提升可持续发展的新活力消费的关键。“在旅游消费过程中,从经济背景、消费人群的背景和舆论背景来看,将非遗、老字号、地标产品融入到商品场景中会更加有传播力。” 唐健铭说。叶文智湖南省旅游协会会长、天下凤凰文旅集团董事长叶文智坦言,文旅融合发展,要找准方式讲好故事,要有国际化视野,多借鉴、多创新。叶文智对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印象颇深。他说,哈尔滨是一座“空气中都飘扬着音乐元素”的城市,“哈夏”是哈尔滨市“文化活动+旅游建设”的一个缩影。为更好地打造“哈夏”,哈尔滨市可将文化艺术生产、文化交流合作、公共文化服务、文物保护利用与旅游发展进行有机融合,在激发城市活力的同时,用文化的力量提振旅游产业。来源:龙头新闻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