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更强调节点和平台作用的物流枢纽越来越多,根据《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的要求,到2025年我国要布局23个航空物流枢纽。
9月5日,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重点行业论坛——第五届“空中丝绸之路”国际合作峰会(ASRIF)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圆满举行,峰会当天发布了《中国航空物流枢纽发展指数报告2023》(以下简称报告)。
(资料图片)
报告由中国口岸协会、中国城市临空经济研究中心、航空经济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和航空物流大数据发展创新实验室联合撰写。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又增加了南京、广州、成都3个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
峰会期间,该报告课题组成员、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管理工程学院副院长宋志刚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时表示:“随着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数量的增加,枢纽之间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未来,每一个枢纽都需要围绕自身的定位,在品牌和特色服务方面推进高质量发展。”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管理工程学院副院长宋志刚 图片来源:主办方供图
另一方面,《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也观察到,该报告的指标体系今年也发生了一些调整,例如新纳入指标共4项,剔除指标共5项,修订指标2项。
对此宋志刚直言,城市排名的变化与该城市2022年整体的发展以及指标体系的调整有一定关系,“今年我们增加了反映国际货运量的指标,加大了产业支撑分项指标的权重,也考虑到国家战略对城市定位的一些调整。”
首个专业性航空货运机场投用补齐短板,后续需与武汉加强协同
NBD:2022年,我国又增加了3个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南京、广州、成都),请问此次新增的3大枢纽会为我国航空物流业的发展带来哪些新变化?
宋志刚:国家空港型物流枢纽从6个增加到了9个,随着数量的增加,这些枢纽之间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
航空枢纽过往的竞争其实很多时候是对存量货源的竞争,后期随着国家空港型物流枢纽的逐渐增加,未来每一个航空枢纽都需要围绕自身的品牌和特色服务去推进高质量发展。
此外,随着国家空港型物流枢纽的建设,周边的一些中小型机场的货运量会被吸附到这些枢纽去,空港型物流枢纽的市场集中度会有一个提高。
NBD:成都提出的“双场一体”运营模式对其他中西部城市的航空物流枢纽建设有哪些启示?
宋志刚:目前中西部地区仅有成都是双机场运行,双机场是客运量达到一定规模后的产物。开启双机场运行后,如何通过协调两个机场的航线网络布局去服务于它的货运业务发展,是值得探索的?此外,由于鄂州机场的建设,我们还看到了不同的模式,武汉-鄂州是一种模式,与成都“双场一体”有所不同。
我们的物流枢纽一般都是依托机场去做建设,在“双场一体”这种模式下,如何有效地协调天府机场和双流机场的周边区域,让各方能够协同配合起来?我想成都未来能在这些方面多做一些探索的话,是可以给后来者提供很多借鉴的。重庆马上也要形成双机场格局,未来会从成都的经验中获得很多启示。
NBD:2022年7月17日,国内第一个专业性航空货运枢纽——鄂州花湖机场正式投运,请问花湖机场未来成功运营的关键是什么?对其他专业性航空货运枢纽有哪些借鉴价值?
宋志刚:鄂州花湖机场的定位是专业的航空货运机场,这在我国以往的机场定位中是没有的。疫情暴露了我国航空物流方面的短板,尤其在专业货运机场的建设方面。
所以说鄂州花湖机场的投运是一个补短板的过程。未来成功运营,首先取决于机场和航司的合作深度。花湖机场由湖北机场集团实施统一运营管理,顺丰将依托花湖机场构建轴幅式网络,湖北机场集团与顺丰航空的协同配合,统筹“两场”货运航线布局,是关键的影响因素;其次,航空货源受全球经济下行的影响,呈现下降态势,各地普遍依靠补贴政策的支持,但显然是不可持续的,强化产业支撑,加快临空制造业布局,形成航空货源增量,是保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目前跟鄂州花湖机场类似的是京东布局在南通的货运基地和圆通在浙江嘉兴布局货运基地,但是后两者跟鄂州花湖机场还是有本质的差别。此外,郑州、天津等以货运优先的机场,引进大型航空物流服务集成商建设中转分拨中心,扩大基地航司规模是值得借鉴的经验。
图片来源:主办方供图
国际货量占比高,天津排名大幅提升
NBD:报告此次指标体系中新纳入指标共4项,剔除指标共5项,修订指标2项,今年指标变更背后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宋志刚:其实我们的指标体系大体上是维持稳定的,前几年发布的指数中我们没有对指标做修订,今年修订指标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首先,通过过去几年的观察,更加明确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在保证产业链安全、供应链韧性,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方面应发挥重要的作用。枢纽的国际属性需要我们特别关注。因此,今年我们增加了反映国际货运量的指标。
另外一方面,我们也观察到产业发展对于枢纽建设的巨大影响。因此今年不仅对指标进行了修订,还对分项指标的权重做了调整,加大了产业支撑分项指标的权重。
此外,还有一些指标的调整,是考虑的枢纽承载城市在国家战略定位中的一些变化。比如,国家在《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中调整更新了一些城市的定位,由此我们在指标体系中也对应进行了调整。
NBD:航空物流枢纽发展总指数中,天津的排名大幅提升,青岛、贵阳排名大幅下降,请问指标调整优化前后的变化原因是什么?
宋志刚:排名的变化首先与该城市2022年整体的发展情况紧密相关,当然也和我们指标的调整有一定关系。天津排名提升得益于几个方面的因素,一是新引入的“国际货量占比”指标,天津虽然货邮吞吐量只有29.9万吨,但国际货量占比超过50%,成都双机场运行,货邮吞吐量合计61.2万吨,但国际货量不足20万吨。二是《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赋予天津较高的定位,特别是在发展航空物流方面,全国仅有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港站(航空货运)一个给了郑州,另一个给了天津。
两个城市排名下滑的原因,青岛是产业支撑偏弱,而贵阳是国际货邮吞吐量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