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眼里的“大师哥” 中科院大学82岁在读博士生
央视新闻| 2021-11-23 18:43:46

早晨7时20分,于逢源老人准时从睡梦中醒来,简单地洗漱后,坐在书桌前。只见他缓缓从书架中拿出一本《考研英语词汇》,翻开折角的一页,“今早的任务是学会十个英文句式的应用”,他边说边熟练地佩戴上老花镜,随后便开启了晨读时刻。清晨的阳光洒在老人的银发上,他的手像被揉过的纸张一般布满皱纹,还不时微微颤动,但依旧紧握着铅笔在书上勾画,嘴里不时“蹦”出几个重点词汇。老人说,他已经坚持晨读很多年了。

于逢源今年82岁,自打退休后,他便萌生了考学的想法。如今,他已取得北京开放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学历、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图书馆学研究生学历,并正在完成中国科学院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博士课程。

“只差一门英语考试和答辩就能戴上博士帽了。”老人说着,露出满眼的期待。

同学眼里的“大师哥”

2013年,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出现在北京开放大学招生办公室门口,表示想报名学习。回忆起初次见到于逢源的场景,该校招生老师曾莹说:“一开始以为他想要报名学校专为老年人开设的非学历课程,没想到他明确表示要读计算机本科专业。”她介绍,该校学历教育需通过入学资格审核及水平测试,在规定学制内修满学分才能准予毕业,获得学历证书。

于逢源选择了一条相对艰难的学习之路,“没什么特殊的原因,只是年轻的时候学习了电类专科,老了也想多学点专业知识。”就这样,顺利通过入学审核及测试的他,正式成为该校直属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学生。

面授课的上课时间定在每周末,从家到学校这段路,成为这位年近八旬老人的一大难题。“儿子经常开车送我去学校,有时我也会自己打车上下学。”老人回忆,有一年冬天,北风呼呼地刮,他站在街边怎么也拦不到车,“还好一位女同志好心帮我用手机叫了一辆出租车”,他说,“天气虽冷,但人心是暖的”。

即便如此,不论夏暑冬寒,老人总能第一个到达教室,并提前将黑板擦拭干净。“跟我一起上课的同学不是上班族就是年轻父母,他们总是来去匆匆,而我趁着能干就多干点。”他轻描淡写地说。

教室不大,最后一排是于逢源的专属座位,“坐在前面我会感到不自在,也有点不好意思。”老人说,他习惯用耳朵听讲,而不是靠看黑板上的板书,“我偶尔也会在本上写写画画,但更多是为了通过写字这个动作把精气神儿提起来。”

在同学眼里,于逢源思路清晰,知识渊博,大家都亲切地称他“大师哥”。虽然是班里年龄最大的学生,但他思想一点都不落伍,心理学、历史学、化学、物理学、生物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他都有所涉猎。该校教师刘玉香及张万平先后担任过他的班主任,他们表示,于逢源很健谈,经常在下课的时候与老师谈论近期的学习计划,还会在微信中分享最新获取的养生知识、前沿科技成果以及活动讲座等信息。

在病床上完成的论文

随着课程的推进,于逢源顺利通过了数门考试,距离毕业就差一步。然而,一门“数据结构”课程成为“横”在他面前的一座大山。课程主要考查学生对于计算机高级语言的掌握与应用,“里面有许多语法结构、函数和运算符号等专业语言需要背诵,”他皱了皱眉,露出愁容,“这门课我考了四五次,就是过不去。”

为了与这门课“死磕”,于逢源专门搜集了之前考过的卷子,将错题誊写下来反复琢磨。他从厚厚的一摞书中抽出一个笔记本,上面列满了密密麻麻的运算公式,页面有些皱还泛着黄,页角也被磨出了圆形毛边,可见是被反复翻阅过多次了。

然而,就在补考前夕,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打破了于逢源的学习生活。2019年11月,他因突发急性脑梗入院治疗,医生诊断其后遗症为瘫痪。“我不得不延缓了考试和毕业。”于逢源回忆起这场变故,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但即便如此,病床上的他依旧惦记着自己的考试。

在发给班主任的微信中,他这样写道:“我因患急性脑梗入院治疗中,望申请延期考试或使用其他考核方式毕业。尽管核磁共振诊断我后遗症为瘫痪,但我右手还可以持笔写字,只是行动不便,无法进行限时答题。我申请自己写一份数据结构报告论文,望老师依据平时听课、作业及过往考试成绩酌情处理。”

班主任被他的坚毅和诚恳深深打动,在与学校教务处等相关部门讨论协商后,破格同意让他通过撰写报告论文的形式完成“数据结构”这门课的考核。出院后,于逢源一边进行康复治疗,一边投入到报告书的撰写中。“自从得病以后,身体大不如前了,看一会儿书就开始头晕,手和眼睛也开始不听使唤。”他说着,摇了摇头。

由于脑梗后遗症,他握笔的手总是不受控制地微微颤抖,没写几句话就开始发麻,只能写一会歇一会。尽管如此,他还是坚持将自己对“数据结构”的认识用最朴素的话语和最真挚的笔触表达了出来。2000字的论文,于逢源写了将近一个月。

2020年12月16日,81岁的于逢源从北京开放大学副校长王想年手里接过期待已久的本科毕业证书,考虑到天气寒冷加之老人行动不便,该校领导及班主任特意来到他家中,为其举办了一场简朴温馨的毕业典礼。照片中的于逢源左手捧着一束鲜花,右手紧握毕业证书,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我还想读博士后”

对于为什么能够坚持学习,于逢源说:“我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也许是因为热爱。”据他回忆,高中参加数学竞赛并获奖的经历,让他懂得用数学思维观察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用简单的思路解决复杂的问题,并初尝努力学习的果实。出于对学习的热爱,他把读书这件事情坚持至今。

走进于逢源家中,几乎看不见衣柜、沙发、壁橱等物件,除了简单的生活用品,藏书布满了整个居所。种类不同、大小不一的书籍被整齐地码在书架上,连床上都堆满了书。“读书不仅是我的习惯,更是一种精神寄托”,他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指轻轻抚过书架上的书,眼里满是喜爱。在于逢源看来,读书让他始终保持好奇心,充满活力。

书架旁摆放着一个折叠梯,用来拿取书架顶端的书籍。于逢源回忆,一次他独自爬梯取书,书突然从手中滑落,他也一不小心从梯子上跌落在地,造成手腕骨折。“当时脑子没转过来,只想着抓住书,却忘了还踩着梯子。”他扶着受伤的手腕,惋惜地说,这次意外导致自己写字变得更慢了,“但我依旧习惯把书中有用的话记录下来”。

于逢源拿出一个杂记本,里面写了他从书中收获的知识和心得,他指着本上的句子解释道:“清醒时做事,糊涂时读书”,时刻提醒他阅读的重要性;“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是鲁迅教会他开拓与实践的哲理;“黄芪可以补气提神”,使他养成每天早起都用黄芪泡水喝的习惯……每句话背后都有一本书、一段故事。

书架旁的小桌子就是于逢源每天读书的地方,前方的窗台上也整齐地叠放了两排书籍。“其实这个桌子是由缝纫机和木板组成的,”他笑了笑,指着那块约一平方米的木板说,自己在生活中很节俭,家里的电视还是老款箱式的,老花镜的镜腿也用胶布缠了一圈又一圈。“但我对买书丝毫不吝啬。”他介绍,自己每个月至少得买10本新书,“这么算下来家里最起码得有5000多本书了”。

去年,这位生活在书海、“爱书如命”的老人决定向自己的母校——北京开放大学捐赠书籍,其中包含《自然科学大辞典》系列之数学、物理学、化学、地学及生物学共五册,讲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理论的《天演论》共十一册。他希望通过自己微薄的力量激发师生热爱读书的氛围,同时表达自己对母校的感谢。如今,十余册书籍已顺利进入北京开放大学图书阅览室中,等候着师生地翻阅。

于逢源说:“如果可以,我还想读博士后。”他是终身学习的典范,而这种“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也将激励每个读到他故事的人。

精彩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