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督导改革“再深化”


(相关资料图)

深入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和省实施意见、市实施方案,将推进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情况纳入对市(县)区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指标,加强对各地改革推进情况督查,推动各地深化改革、补齐短板,确保完成各项改革任务。充分发挥督导委成员单位作用,共同研究制定对市(县)区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指标,相关单位积极参与实地督导。加强督学队伍配备,全市责任督学与学校比例达1:3.6,高于1:5的配备要求。

二、特色督政“促发展”

坚持问题导向,通过科学制订督政指标,拉高标杆定位,组织专业研判,科学制定实地督导量表,随机督查基层学校,严格核查申诉问题等方法手段,扎实开展对市(县)区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通报各地政府履行教育职责工作中存在各类问题90个。强化持续整改、整改督办、结果应用,推动各地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扎实进行问题整改。全市积极消减中小学超班额班级834个,民办义务教育在校生规模占比由8.02%压减控制到4.97%,达到省定标准;新增省、市优质幼儿园39所,省市优质园覆盖率提升到90.41%。我市以特色督政推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经验在《中国教育报》报道推广。

三、综合督导“开良方”

全市组织开展对146所各级各类学校进行综合督导,通过充分倾听校长、教师、学生的声音,了解学校在办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惑与问题,尤其是针对学校发展的瓶颈问题,为学校提供更为精准的专业化指导和服务,引导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探索建立无锡市综合督导复查工作制度,对无锡市少年宫组织开展首次综合督导反馈问题复查工作,使综合督导形成工作闭环,切实推动问题整改落地见效。

四、挂牌督导“常把脉”

全市各地组织286名责任督学对1029所中小学(幼儿园)开展每月一主题挂牌督导,以“双减”为重点,以“五项管理”为常态进行督导检查,共发现问题3906个,下发整改通知书1263份,推动解决问题3090个。责任督学积极呼应师生、家长和社会的教育期盼,受理学生家长咨询投诉947件,全部及时给予答复,减少了投诉率和上访率,维护了教育发展的良好局面。

五、专项督导“精准治”

为确保党和国家教育政策及时落地落实,组织开展义务教育“双减”工作和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关爱青少年生命健康工作、向学校摊派与教育教学无关的“涨粉”“评比”“推销”等指令性任务等专项督导,压实“双减”工作责任,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督促各地各校进一步落实关爱青少年生命健康工作责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建设,切实减轻中小学校和家长负担,持续营造宽松和谐的教育教学环境。

六、普及普惠“促善育”

做好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监测工作,扎实做好市级审核,及时发现指出存在的问题,给出改进提升建议,指导各地开展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市、区)创建,督促各地加强整改和巩固提高,努力提升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水平。新吴区、经开区、滨湖区通过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市、区)省级验收。

七、优质均衡“走在前”

通过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达标比例纳入对市(县)区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指标和组织召开无锡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现场推进会、无锡市直属义务教育学校和市属民办学校工作座谈会等方式,全力推动各地各校加大投入,加快学校建设,扩大教育资源供给,均衡骨干教师配置,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监测成绩连续三年在全省名列前茅。滨湖区、新吴区积极创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市、区)”,新吴区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县(市、区、旗)。

八、质量监测“验成效”

指导梁溪区顺利完成2022年度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组织江阴市、惠山区参加2021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反馈解读会,督促制定整改方案推进相关问题整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反馈,上一年度江阴市、惠山区参测小学、初中校际差异率均低于0.15,全省领先。

九、课题研究“出成果”

经过无锡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课题组五年来的不懈努力,作为近十年来江苏省立项的唯一关于督导方面的课题,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江苏督导制度的区域研究——以清末民国江南无锡为例》的主要成果《中国近代教育督导的区域研究丛书》成功出版,丛书约200万字,浙江大学田正平教授为丛书写序时说道:相信这些成果必将对丰富中国近代教育史研究的薄弱环节做出积极的贡献。

十、督导宣传“有亮点”

积极向国家、省、市媒体等推送教育督导优秀文稿,在《中国教育报》发表1篇,中国教育督导微信号发表3篇,《江苏教育报》发表1篇,无锡日报“督学看学校” 专栏发表35篇,宣传报道无锡教育的焦点热点,介绍无锡教育督导经验,引导社会和家长建立科学的教育理念、疏导焦虑情绪,营造良好教育督导氛围。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