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衡水中学举国闻名,河北省的大学鲜为人道,这个高考大省太缺名校。

北京名校云集,有限的地皮让扩招后的985们难伸拳脚,乃向郊区乃至河北转移。

今年适逢北京理工大学建校80周年,日前怀来校区开工仪式在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举行。

在京985落地河北,令河南、山西、江西等“难兄难弟”艳羡不已。

北京太“饱和”

早在2016年初,一则关于北京多所高校将迁往河北的消息曾引爆网络,北京邮电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电影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6校牵涉其中。

消息不真,各相关高校随即接连否认,谣言澄清,一场“虚惊”。

这回千真万确。为深入贯彻京津冀协同发展,北京理工大学早于2018年3月,就在河北省怀来县小南辛堡镇规划建设怀来校区。

2016年北京市教委宣布“十三五”期间,北京将不再扩大教育办学规模,在京高校不再新增占地面积、不再校内扩建,支持在京中央高校和市属高校通过整体搬迁、办分校、联合办学等多种方式向郊区或河北、天津转移疏解。

北京理工大学1940年诞生于延安,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是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的985高校。

北京理工大学这样的985,河北省没有,北京并不缺。北京拥有最丰富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不过名校扎堆也是负担。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张,北京高校首先面临校区土地、建筑面积严重不足的困境。北京大学前校长林建华曾提到,燕园承载的师生规模、建筑、宿舍楼等都超标40%。

2018年7月28日,一篇题为“为了留在北大,我可能要花20万”的文章在社交媒体热传。当年有45%的专业硕士研究生新生,无法依惯例入住北京大学万柳公寓,学生需自行解决住宿问题。

7月,北京师范大学由于主校区空间资源有限,校方未提前征求学生意见便通知将2018级博士新生搬到位于昌平区的沙河新校区,这一决定在博士新生群体中引发争议。

同在

在研究生扩招与博士生延迟毕业等多重因素叠加作用下,北京985高校已无法安居主城区。北京大学不断拆旧盖新,被戏称“北京工地大学”。

为践行京津冀协同发展、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战略,7月23日北京吉利学院迁出北京,原校址移交北大使用,大大缓解了北大的办学压力。

河北多“贫瘠”

如果较真一点儿,河北既无985,也无211。

东北大学是辽宁沈阳的一所985,河北有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不过血统不太“纯”。分校的前身是1976年冶金工业部筹建的“7·21”大学,1987年东北大学的前身东北工学院将其接收。

华北电力大学是北京的一所211,于1970年迁到了河北保定,结果2005年学校校部由设在保定变更为设在北京,到嘴的鸭子又飞了。

河北工业大学隶属于河北省,算是河北本土根正苗红的211,地址却在天津。

河北还有一所老牌名校燕山大学,是新中国第一所重型装备制造行业院校,今年迎来“建校溯源百周年”的时刻,正全力冲击“双一流”。

河北在高教资源分布上的窘境,为不少中西部省份所共有。137所“双一流”大学,中西部合计不到50所,中部地区的河南、山西、江西等地更是重点大学的洼地。

如今北京理工大学落地河北,河北多多少少有点“久旱逢甘霖”的味道,前景也让河南、山西、江西等“难兄难弟”艳羡。

上世纪我国曾有过一次大规模的京校外迁,1969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13所院校迁出北京。

为了寻找新校址,中科大曾经前往湖北、江西、河南等地考察,但均以闭门羹收场,安徽则对中科大的到来表达了热情。

在当年电力不足的情况下,中科大被保障为优先于政府的供电单位。合肥冬天寒冷但不集中供暖,中科大却有专门开放暖气的待遇。

投桃报李,拥有中科大的合肥,如今一跃成为科教名城,是中国四大科教中心之一。

高校勤“迁徙”

相比当年的被迫出走,如今高校更多是主动出走。人往高处走,为了发展的高校也一样。

改革开放后,中科大扎根安徽,同样留在地方的北京建筑工业学院成为武汉理工大学,北京水利水电学院成为河南的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不过大多高校又返回北京复校,发展为今天的中国农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则实行外地与北京两地办学模式。

中科大多次申请回京但没成功,后来校方做出将中科大搬至上海、苏州的打算,也未被接收。

时代变迁,大学所处的地理位置变得比大学本身更重要。城市、学校、专业是摆在考生面前的三大灵魂叩问,选择哪个城市往往居于首位。

相对上海、苏州,合肥对中科大来说发展空间不太够。相应的,深居内陆的兰大、远在东北的哈工大等,若不出走,眼看昔日的光环日渐黯淡。

哈工大抢先出走,今年建校100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已经南下沿海的山东和广东,形成哈尔滨、威海、深圳“一校三区”的格局。

位于中部省份的武汉大学,本也打算在深圳设立分校区,但随着教育部对高校异地办学采取收紧态势,武汉大学深圳校区最终黄了。

无法异地申请设置本科学校,兰大抓住所剩不多的机会,今年在深圳和上海设置了研究院。

高校若不主动出走,迟早要面临生源用脚投票的残酷。2019年哈工大仅有不到12%的毕业生留在黑龙江就业,19.5%的毕业生从北到南跨越整个中国前往广东。今年高考录取分数公布,哈工大深圳校区在多地再次力压校本部,高校第一次出现校本部录取分数落后分校现象。

大学所处的地理位置,意味着学生能够获得的就业机会、眼界格局、人脉资源,更重要的是争取发展机会时公平公正的环境。

眼下河北的学子们不用考虑那么远,随着北京985的落地,日后若能多给河北学子们倾斜一点招生名额,才是真的久旱逢甘霖。

激烈的高考竞争,已经让河北的衡水中学闻名全国。今年河北高考600分以上考生超过了3万人,700分以上106人,创造了历史最高纪录。

参考资料:

北京高校,或将“离开”北京,2020年9月8日,青塔

说中科大被合肥拖累的人,你给我闭嘴,2019年11月11日,有间大学

相关推荐

考到了985的分,志愿填到了“民办三本”

七分靠高考,三分拼志愿,高考后志愿填报的重要性无需再赘言了,然而今年还是酿就了一起“高分低就”的大乌龙。

广东一理科考生,分数632,全省位次7411名,原本应该是想报电子科技大学,结果志愿填成了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

虽然都冠以电子科大之名,但其实是两所学校。前者是985,中国电子类院校的排头兵;后者是独立学院,即原先公众眼中的“民办三本”。

考到了985的分,志愿却填到了“民办三本”,如此乌龙令人唏嘘。更何况,这样“高分低就”的失误还不算孤例。

乌龙

今年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在广东计划招31名学生,实际投档人数为1人,即这名632分考生。

实际上,根据2019年广东省录取数据,当年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理科本科最低分为441分。

以632的高分去读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确实是“高分低就”了。而且凭这个分数,不少985高校都是会抛出橄榄枝的。

根据各高校在广东省的投档分数线,本省王牌中山大学为629分,比该考生的632分还低3分。

考生看错了院校,导致填报志愿失误。其实,光看学校名字还容易一头雾水。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电子科技大学格拉斯哥学院,哪一个才是真的电子科技大学?

中山大学南方学院、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中山大学岭南学院,三者也根本不是一个类型。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是一所独立学院。自1999年第一所独立学院落地,独立学院这一类型大学已经走过20年历程,其间发展迅猛也饱受争议,被扣过“民办、三本、野鸡大学”的帽子。

把独立学院误认985不是孤例,今年广东还有一位考生也闹了乌龙,错把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错当成了华南理工大学。

2017年高考,浙江一考生646分,结果志愿填报时选择了同济大学浙江学院。另一位浙江考生637分,结果志愿填成了四川大学锦城学院。

主因

失误既已酿成,导致这类低级失误的最主要原因值得追寻。

升学规划专家梁挺福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为了适应新高考考试招生改革,各省考试院对招生院校进行批次合并,院校录取不再分多批次进行,导致部分高分考生错填了原三本院校。

随着高招录取逐渐实现不分批次,学校之间的差别,将不再有一二三本之分。

二三本合并从2011年开始,如今只剩少部分地区还存在三本院校。一二本合并则从2016年开始,广东于2018年合并了一二本。

模糊本科批次,一二三本同时招生,不少独立学院混合其中,容易让不熟悉高校的考生混淆。

以“电子科技大学”为例,其在广东省招生就有四个招生代码,分别为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电子科技大学沙河校区、电子科技大学沙河校区(中外合办专业)。

梁挺福向中国新闻周刊指出,不论是第一年实施新高考的浙江,还是最后一届实施老高考的广东,考生和家长往往更加注重成绩提高和得失。

反而,他们对志愿填报规则不甚了解,不了解批次合并后院校层次、办学实力、师资力量、学校性质等内容,于是就很容易造成考得好却报得差的“高分低就”大事故。

梁挺福表示,985的分数上独立学院,实在令人唏嘘。虽说这几起案例是小概率事件,但是它对于一个考生、一个家庭而言就是大事件。

1999年,我国第一所独立学院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成立。根据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共有独立学院257所。

出路

如今,独立学院走向终结,未来将不再有独立学院一说。这257所独立学院,将在不久后转设为民办本科、公办本科或者终止办学。

从2020年起,教育部陆续批复浙江省人民政府,同意浙江大学城市学院转设为浙大城市学院,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转设为浙大宁波理工学院,两所大学均为公办本科普通高等学院。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独立学院转设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到2020年末,各独立学院全部制定转设工作方案”。

避免志愿填报混淆,势必要加快独立学院的转设进程。不过,独立学院转设并非易事。

2008年教育部颁发的“26号令”就曾要求,符合条件的独立学院在5年内转设为独立建制的普通本科高校。2008年我国有322所独立学院,目前独立学院尚有257所。这意味着,从“26号令”颁发至今,只有65所独立学院完成了转设工作。

梁挺福向中国新闻周刊指出,由独立学院转制为公办本科普通高等学院进程比较缓慢,涉及的因素很多,主要的难度在于独立学院的资金来源和资产管理,以及学生顺利过渡管理等方面。

梁挺福表示,问题从一开始就由独立学院成立性质决定了,独立学院建设、发展所需经费及相关支出,均由合作方承担或以民办机制等解决。

眼下,要么硬着头皮上独立学院,要么复读,是摆在这位失误考生面前的两条路。

复读是个大趋势,复读生群体数量庞大。清华大学“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研究发现,本科高校大学生中17.5%的学生复读过。

梁挺福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有足够的实力却上了原三本院校,肯定万分郁闷和无奈,选择复读则是该生当下最好的选择。

梁挺福认为,尽管明年广东考生将迎来第一届新高考毕业生,复读生不占优势,但总比上实力一般的原独立三本院校强得多。

对这位广东考生来说,教训是深刻的也是惨痛的,如果复读就不要在同一个坑里跌两次了,在志愿填报时多做功课,学得好,更要报得好。

十年寒窗结硕果,莫因志愿空留憾。

推荐内容